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
作者:刘翠萍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学说  仁爱理论  周礼 
描述:通过对儒家的仁爱理论、孝亲思想、礼与仁的统一观、社会责任意识、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孔子对周礼的赞美性言论的剖析,发现儒家伦理学说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原则的理论探讨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解释,说明和论证
李梴灸学说的特点
作者:闫记灵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梴灸学说的特点
王政想像:《周礼》行政建构探析
作者:暂无 来源:国文学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礼  周官  行政  官联 
描述:王政想像:《周礼》行政建构探析
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申夏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史学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  儒家  真实性 
描述: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政想像:《周禮》行政建構探析
作者:高大威  来源:國文學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禮  周官  行政  官聯 
描述:知。 從儒家經典的角度觀之,《周禮》最值得關注者乃在於整個組織架構背後那套「所以然」的根本想法,即所謂的「王政想像」此所以本文設之為研究焦點,試以該職官表的原始設計作為基本線索,加以探析。 本文
象山成圣说与儒家革命精神——道德主体性的张扬
作者:苏洁  来源: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成圣论  革命精神  主体性 
描述: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一说支撑着其整个心学体系,从道德修养而言这实质是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重视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因而造就其"人皆可成圣贤"的成圣观,法圣人变为做圣人,这种气质变化促成儒家革命精神
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梅珍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周    儒家  道家  文质  礼的形式  礼的本质  人的本质 
描述: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它脱胎于原始宗教禁忌,又是对宗教禁忌的包容性超越.它既包涵了"敬鬼神"的神灵崇拜内容,又有着规范人类群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原则的人文内涵.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乐文明的奥旨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当时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