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76)
学位论文
(10)
报纸
(7)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3)
才乡教育
(7)
地方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13
(8)
2012
(8)
2010
(10)
2009
(8)
2008
(9)
2006
(7)
2004
(2)
2003
(8)
2002
(2)
1997
(6)
按来源分组
四川戏剧
(2)
道德与文明
(2)
人文杂志
(1)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学海
(1)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
法律文化研究
(1)
榆林学院学报
(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伦理
儒家
儒者
周公
先秦儒学
宋明理学
周敦颐
利益
陆九渊
伦理价值
齐物
朱陆异同
大同理想
孔子思想
地方长官
孝道伦理
生态道德
秩序情结
梁惠王
哲学地位
《周礼》
影印本
圣人之道
北宋儒者
儒家风范
精英教育
周原
人本伦理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儒家伦理】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儒家
“经世”与王安石的“致用”
作者:
刘宇
来源: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学
儒者
“经世致用”
“道”
王安石
描述:
儒家
的“经世”基于“知我者其天乎”的强烈信念,“致用”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使命感的体现。但是在封建的官僚制度运行中,“经世致用”实际上的运作与实践经历了极为不幸的命运。本文以王安石为例,剖析其与“经世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家
伦理
和自然人性之间
作者:
周秋良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述:
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
儒家
伦理
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
儒家
伦理
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
儒家
伦理
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