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学派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作者:孔令宏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荆公新学  荆公新学  儒学  儒学  道家  道家  道教  道教 
描述:安石学派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的程朱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只不过在程朱理学看来,王安石学派以道家之道为儒家仁义礼乐之本,犯了裂体用为二的错误,丧失了儒学立场,是杂学。
黄宗羲与吴澄:以道统论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吴海兰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黄宗羲  吴澄  吴澄  道统  道统 
描述:黄宗羲批判吴澄生宋仕元,并由此否定其自封为道统继承人。不过,黄宗羲对道统传承模式的认识,明显受到吴澄的影响,但其改动了吴澄道统图中的人物谱系,特别是宋明时期,增加了陆九渊、王阳明与刘蕺山,其本人
黄宗羲与吴澄-以道统论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陈永霞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  吴澄  道统 
描述:黄宗羲与吴澄-以道统论为中心的考察
儒释之间:陆九渊哲学性质再认识
作者:王新莹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学  儒学  禅学  文化观 
描述:陆九渊哲学性质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传统上对陆学性质的认识采取了非儒即佛的二分模式,但实质上陆学无论本体论、功夫论抑或境界观都流露出亦儒亦佛的倾向。捕捉这种倾向,在儒释之间诠释陆学,对于理解三教合流的思想史实和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都具有重大意义。
王安石政治儒学论初探
作者:杨永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道德性命  道德性命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政治儒学  政治儒学 
描述:了士大夫无限遐想的空间,使他们有了申述社会理想的自由。王安石政治变革的失败,在反对派看来是学理上的失败,他们依此为鉴,把儒学引向了和它对立的方向——道学,并通过众多理学家的艰苦努力最终实现了宋代文化
揭暄的学术交往及其著述
作者:陈悦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揭暄  儒学  儒学  西学  西学  学术圈  学术圈  著述  著述 
描述:投的学术圈,并在学术活动中加深了对西学的理解.揭暄的著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与其交往学者关注的问题和学术背景影响并得到其观点的启发,在学术探讨和辩难中愈渐丰富和成熟起来.
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
作者:徐春林 方桃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儒学思想  生命精神 
描述:文章以儒学是生命的学问为致思路径,概括出一代大儒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对儒家生存根据论的阐发、身心一体的身心观、生生思想与解缆放船、顺风张棹的修养观、求孔颜之乐的快乐观
关于道统、学统与政统关系的沉思:以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和
作者:郑晓江  来源: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朱熹与陆象山  教育理念与制度  反思与启迪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解读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象山《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二篇文献,从道统、学统与政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制度,并延伸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并从传统
充满东方智慧的千古圣经:十三经概览(上)
作者:天作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十三经  周易  中国文化  周礼  儒家学说  周公  礼记  儒学  春秋 
描述:影响,其原因即是创始人孔子对此前四千年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整理、传承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了此前文化的价值,保存了此前文化的典籍,应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代表了中国文化,或曰中国文化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需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心理起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泰州王学后劲焦竑的儒学思想
作者:陈寒鸣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  泰州学派  罗汝芳  儒学思想  耿定向  思想解放  思想主张  王阳明  学术成就  儒学传统 
描述:治学,运思于书斋,并以其多方面的学术成就而成为晚明卓越的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