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荆公新学新探
作者:熊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儒学  经学  道统 
描述:如何解决儒学困顿、佛道相继崛起问题,并应对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是唐宋以来儒家所必须面对且致力于解决的时代难题。由于各种原因,唐代韩愈李翱等人虽然率先唱扬儒家道德,主张复兴儒学,批评佛道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格物致知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张国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现状 吴澄号称草庐先生,是元代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与当时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元人有“北许南吴”之称。吴澄的易学既言象数又言义理。他的象数思想主要见于《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义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心性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澄看来,圣人作易是一个观象、立卦、系辞的过程,惟有以象为本、由辞测象才能回归经传本旨,故“以象为本”、“由辞测象”可看作其象数易学纲领。 易象在吴澄的易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由推考易象出发,由象而数,建立起了“一决于象”的象数易学体系。他认为,象、数作为象数易学要素,象比数更为重要。象“浑然全备”,能“裁制”天地。他把易象分为卦画之象、卦名之象、彖辞爻辞所取物象三种类型,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象——数象。取象义例是《易纂言外翼》一书的重要内容,吴澄对此进行了系统解说,将卦爻辞中所涉及到的“象”分为九大类:“取于天者”、“取于地者”、“取于人者”、“取于动物者”、“取于植物者”、“取于服物者”、“取于食物者”、“取于用物者”、“取于彩色、方位、时日、名数者”。 在取象方法上,吴澄沿袭了汉儒取象法探讨取象。本文着重探讨了吴澄的互体、卦变、卦主诸说。互体说:《易纂言外翼》一书关于互体的内容已散佚,本文根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一书中所引吴澄之先天互体圆图,来窥视其互体思想。吴澄在汉儒运用互体取象的基础上,结合倒体(反体)、爻变、半象、积体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言说互体。在其互体先天圆图中,他运用“隔八缩四”的方法,把六十四卦最终互成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揭示了从伏羲之易到文王之易的内在
道学形成及道学对儒学影响论略
作者:董国军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革  道学  范仲淹  王安石  二程  朱熹 
描述:儒学长期局限于训诂与注疏,到唐末、五代时期,已越来越僵化与衰微。两宋时期,求变思潮成为思想界与政治界的主流。政治的改革,学术思想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最终催化了道学的形成。道学融会佛、道思想
吴澄的政治经历及其思想
作者:孟凡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政治经历  政治经历  治国思想  治国思想  四等人制度  四等人制度  道统  道统  元代  元代 
描述: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一四等人制的看法。第四章,笔者希望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出吴澄的道统观点,并对吴澄合会朱陆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论李觏对儒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
作者:钱振林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统内外  礼统内外  礼顺人欲  礼顺人欲  学礼成圣  学礼成圣 
描述: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
王安石庄子学的儒学化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李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王安石  儒学 
描述:王安石在庄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庄子纳入到儒家范畴,改变了后人治庄的道路,从此以后,庄学的研究带有了明显的儒学化倾向。其儒学化思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庄子矫世之弊,其用心亦圣人之徒
论曾巩的儒学思想和散文创作——以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闫树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散文  散文 
描述:和对“道统”的构建,是他们通经学古的深层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曾巩儒学思想中两个本质的部分,即“心性论”和“外王论”。所谓“心性论”就是说曾巩沿着思孟以来的思路,将天道的“诚明”延续到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