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51)
学位论文(119)
报纸(81)
会议论文(38)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41)
才乡教育 (25)
地方文献 (22)
宗教集要 (10)
红色文化 (4)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57)
2012(85)
2011(81)
2010(74)
2009(84)
2008(81)
2004(49)
1998(38)
1992(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8)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4)
江西中医药(3)
中医研究(2)
九江师专学报(1)
中医药文化(1)
科学养生(1)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
中医教育杂志(1)
中国社会医学(1)
医德思想述略
作者:卢风娥 姜亚洲  来源: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德观念  十六世纪  医家  万病回春  思想  寿世保元  名医  明代  流传 
描述:,字土材,号云林,江西金溪人,生活于明嘉靖、隆庆至万历时期(十六世纪),明代著名医家。其父信亦为名医。随父学医,广投名师,刻苦钻研,在医学上造诣很深,著述甚多。流传与影响最大的是《万病
《病家十要》诠释
作者:马崇生  来源:大众中医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病家十要》诠释
我国古代德智思想概观
作者:钱广荣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孟子  代表人物  尊德性  朱熹  老子注  陆象山  概观  良知良能  思想 
描述:弼说得最明白:“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老子注》)(二)指“物性”,即物的“德性”,与“天道”相对应。古人有种看法,认为宇
居中防治痨瘵学术思想探要
作者:刘心德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痨瘵/中医病机  痨瘵/中医药疗法  痨瘵/治疗  人参/治疗应用  黄芪/治疗应用 
描述:本文根据《红炉点雪》一书,就居中对痨瘵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调摄防护等方面的认识进行了阐发,认为氏对痨瘵因机析理详明,在治疗上采取多向调节,综合治理,擅用参芪,重视调养,即形成了氏治痨的学术思想。
使命、责任、价值
作者:徐中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命感  文学创作  干预生活  文学界  汤显祖  社会生活  理性  评论  社会改革  思想 
描述:,得到同情和共鸣。不管他自己承认不承认,自觉或不大自觉,实际上这就是他的使命,他在执行自己的使命。主张积极干预生活固然是一种使命,主张不必考虑别的,只
简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作者:潘运告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文艺创作  审美主体  天机  审美客体  阴符经  文学艺术  进步思想  贵生 
描述:汤显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既显示出戏剧家、文学家的准确性,也表现了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性和深刻性。对于他的美学思想,笔者以为:不仅要看到他讲“情
试论沈括的数学思想
作者:冯礼贵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数学思想  王安石变法  梦溪笔谈  数学家  中国数学史  农田水利  科学家  政治家  科技史 
描述:又十分重视社会
王安石的美学思想与实践
作者:吴林抒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美的价值  文艺与政治  古文革新  作品  西昆体  美的本源  经济基础 
描述: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美学问题的观点和理论,往往见诸于其对哲学的研究与表述之中。而其形式,则表现为零散的、独立的或相互结合而为一体。其原因是当时各门科学尚未分化,而中国哲学又较之西方哲学更富于美学的意味,同美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美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美学中的具体阐述。
许乃济思想新论
作者:王晓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许乃济  改革用人制度  鸦片贸易合法化  弛禁论  黄爵滋  经世派  林则徐  道光帝  行人  马克思 
描述: 许乃济(1777——1839),字叔舟,号青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十四年进士,曾在嘉庆、道光两朝先后任给事中、广东按察使、太常寺少卿等职。1836年6月10日(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他大胆地向道光帝上了著名的《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折》,公开主张鸦片弛
李觏富民思想的特点
作者:蔡一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觏富民思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