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4)
图书(51)
报纸(34)
学位论文(22)
图片(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6)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1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0)
2013(24)
2011(24)
2010(21)
2005(16)
1996(4)
1991(3)
1988(7)
1985(8)
198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
抚州师专学报(7)
古典文学知识(5)
文史知识(4)
青年时报(1)
人民政协报(1)
中国证券报(1)
中国邮政报(1)
创作评谭(1)
石油学报(1)
深之法 婉转曲折
作者:陶文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晏几道    唐圭璋  表现手法  范仲淹  曲折  相思泪  意象  简释 
描述:唐圭璋先生所说:“上下片结处文笔,皆用深之法,极为疏隽。”(《唐宋词简释》)以下采撷几例,同大家一起欣赏。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词云:“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年谱
作者:罗鹭  来源:凤凰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272  1272  1348  1348  年谱  年谱 
描述:年谱
题画诗
作者:邓锡斌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诗  题画诗  图景再现  图景再现  托画抒怀  托画抒怀  品赏技法  品赏技法 
描述:题画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是有元一代之冠冕,对元代题画诗的兴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图景再现、托画抒怀、品赏技法、追思前人等四方面对虞题画诗的技巧及特色作深入的探讨.
句诗》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重新组合  北宋  桃溪  晚年  采用  唐代  杜甫  阳宅  韩愈 
描述:句诗是采用前人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并表现出另一个新的意境。北宋诗人王安石晚年喜用此体。如他的《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
《牡丹亭》下场诗之"唐"
作者:刘绍颖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下场诗  下场诗      明后期  明后期  中晚唐  中晚唐 
描述:"唐"作为明清传奇里下场诗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中不乏画龙点睛之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汤显祖所作<牡丹亭>中的下场诗.通过对<牡丹亭>下场唐诗的简要介绍,分析汤显祖创作时受到的明代后期文化思潮
颠倒诗与句诗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颠倒  宋朝  次序  诗选  寺庙  醉梦  前面  登山  王安石  完全 
描述:颠倒诗选前人的诗,一字不改,只颠倒一下诗句的次序,意思就可以完全不同于原诗。宋朝莫子山,某日到山上去游玩,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寺庙,便禁不
谈古代的句诗
作者:朱安义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句词  杜诗  白居易  李商隐  李白诗  刘禹锡  韩愈  杜甫诗  古代 
描述:句诗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诗。句诗可以抒情言志,状物记事,虽是用别人的现成句子,但表达的是另一种思想情感。如文天祥的杜诗《思故乡》:"天地西江远,(《送崔侍御》),无家问死生
谢薖及其《竹友》研究
作者:黄丽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薖  江西诗派  竹友  版本源流  山水诗  咏物诗 
描述:况,二、追溯谢薖诗文集《竹友》的版本源流,三、评述谢薖的诗歌创作内容与风格。文章分四章论述。第一章分两节,分别论述谢薖的个人家世生平与交游状况。第二章分四节,第一节主要描述《竹友》的版本情况
汤显祖评《花间》研究
作者:张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  王学  反思  阐释  主“情” 
描述:花间》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明确不同时期的文人对《花间》的认识及《花间》所演绎的相应角色,在此基础上对汤显祖评《花间》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做进一步的探究。第二部分,对汤显祖评《花间》的述论
《李觏》经济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
作者:戴前虎  来源:城市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经济管理思想  经济管理思想  特征  特征  现代启示  现代启示 
描述:深刻的蕴义与进步作用,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