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60)
报纸
(116)
图书
(23)
学位论文
(4)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7)
地方文献
(44)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
(28)
2011
(32)
2010
(32)
2006
(5)
2003
(9)
2000
(7)
1988
(7)
1987
(4)
1984
(8)
1982
(5)
按来源分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桂海春秋
(1)
戏剧艺术
(1)
陕西教育:行政版
(1)
写作:高级版
(1)
现代语文
(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1)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当代学生
(1)
考试(高考语文版)
(1)
相关搜索词
区分
古典诗词
王安石
六朝时期
《石钟山记》
《游褒禅山记》
牡丹亭
周礼
大学学报
化民
受不起
历史研究
刘熙载
地理位置
咏物
刘绍义
使用频率
别集
君子
女大学生
交往
参知政事
存疑
大学
刻度
历史人物
唐宣宗
太庙
“笔”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借物言志】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借
游
言
志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
王茂恒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山水游记
感情色彩
尚情
石钟山
人生哲理
王安石变法
情景交融
六朝时期
苏轼
描述:
如果说魏晋六朝时期的山水游记还仅仅是模山范水,那么到了尚情的唐代,便在游记中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与唐人尚情相比,宋人更尚理。正如宋诗出现过议论化的倾向一样,宋人也利用游记进行说理,从而开辟出游记创作的另一蹊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即为显例。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