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07(1)
2004(1)
2001(1)
2000(1)
1999(1)
1994(1)
1990(1)
1987(1)
1981(1)
按来源分组
文苑(经典选读)(1)
党政干部文摘(1)
先锋队(1)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
作文世界(高中)(1)
社会科学杂志(1)
食品与生活(1)
安徽史学(1)
社会科学家(1)
历史研究(1)
宋代官吏的俸禄
作者:何忠礼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  墓志铭  士大夫  王安石  《曾巩集》  《文献通考》  俸禄  范仲淹  州县官  宋代官员 
描述:是一般士大夫的俸禄也随官品之大小,差遣之有无而大相径庭,即使《禄令》所载的待遇,与实际收入仍有一定差距。根据笔者研究,宋代广大下级官员的傣禄并不高,有的则远远不足以养廉。这种现象往往在少数宰执、大臣
试论王安石的“饶之以财”
作者:吴汉 全仁经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俸禄  贪鄙  北宋中期  治道  下级官吏  节度使  官僚队伍  吏治  公用钱 
描述:有某些不切实际的成份。本文试就“饶之以财”即增加官吏俸禄的主张,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王安石的《万言书》是这样表述他的“饶之以财”观点的:所谓养之之道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
试论王安石对吏禄的改革
作者:路育松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大诏令集》  胥吏  《宋史》  俸禄  贪污受贿  王安石变法  吏人  中央机关  熙宁 
描述: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进行的全面改革,范围很广,措施极多。历来学者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上,论述已颇详备;唯有熙宁三年(1070年)开始推行的“重禄法”,尚未受到普遍重视,鲜有全面专门的论...
傣禄和薪水的差异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薪水  被动语态  工薪阶层  《说文解字》  主动语态  俸禄  餐饮业  同义词  《周礼  《礼记·月令》 
描述:。那么工资和薪水是否有区别呢?这得从古代的“俸禄”制度开始讲起。
似应是“人浮于‘制’”
作者:林帆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释为  出典  意谓  任事  俸禄  人事制度  南岳大庙  游衡山  是非不分  钟鸣鼎食 
描述:事人的职位
耿直的范仲淹
作者:罗小红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厚爱  皇太后  北宋  王质  礼官  俸禄  讨好  议定 
描述:耿直的范仲淹
经济改革上的大刀阔斧与体制改革上的不相适应-略论王安石变法
作者:李伏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阔斧  失败原因  经济改革  恩荫  体制改革  制置三司条例司  俸禄  相适应  特科 
描述:条化,忽视或贬低国计民生的经济。在近一千
北宋高俸养廉之弊
作者:光明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养廉  宋史  公用钱  俸禄  王安石变法  廿二史札记  官员  封建王朝  枢密使 
描述:北宋官员俸禄之优厚,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数一数二的。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
怎样认识高薪养廉
作者:潘受如  来源:党政干部文摘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薪养廉  腐败  王安石  俸禄  促进生产力  市场经济  官吏  薪金  权力  工资 
描述:1 高薪如何界定关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曾提出过,官吏俸禄多少为宜呢?王安石认为,在官府里当差的老百姓,"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即他们的俸禄要赶得
妙趣横生的古人“退休诗”
作者:张小雷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金制度  退休制度  致仕  俸禄  朝廷  退休年龄  官员  周礼  东汉  明代 
描述:员退休后才发给一半的禄米,但不发银两。极个别的经皇帝特批,才多少发点钱。至于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后俸禄也即停发。因此,绝大多数官员一般情况下,只要身体和精力应付得了,都不愿退休,能混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