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绝句的情感内涵与语言特色
作者:赵建梅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绝句  情感  语言 
描述:王安石绝句的情感内涵与语言特色
中国民间的茶
作者:李富根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间  食物型  《本草纲目》  花香型  王安石  消风散  佐料  芝麻  桔子皮  铜茶壶 
描述:安石去拜访茶道名流蔡襄,蔡襄“自取绝品茶,亲涤器烹点”,隆重招待;岂料王安石竟“取‘消风散’一摄,投茶瓯中并食之”,还大加赞赏:“大好茶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着多种茶和其它中草药配成的医方:如与茱萸、葱、姜一同煎服能助消化、理气顺食;与醋一同煎服,可治中暑、痢疾;另外,与姜煎服对痢疾也有良好疗效。唐德宗李适喜欢在煮茶汤时放入“苏椒之类”。茶圣陆羽尽管对此嗤之以鼻,视为“沟渠间之弄水”,但也没有反对过用盐佐茶。 在茶中加入食物型佐料,烹用起来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宋代一般是核桃、松子、芝麻;到了明代,品种更加琳琅满目,新添了榛子、杏仁、榄仁、菱米、栗子、莲肉甚至新笋;清代也五花八门,既有不放茶汤中,边饮边吃的,又有加入盐姜、豆
追求自己的语言奇兵
作者:王英琦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散文家  语言个性  创作心态  散文语言  人格气质  讲自己  王英琦  创作心理  散文创作 
描述:追求自己的语言奇兵王英琦一切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何以我们把散文语言看得格外重呢?很简单,散文体裁小、容量有限,是个"小个子兵"。小个子兵要对大敌,不集中火力,直冲要害,谈何容易?何况,据说散文
辨风正与民俗改革
作者:曲彦斌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改革  民俗学者  习俗惯制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  《新五代史》  社会进步  弘扬优秀传统  开发利用  《周礼》 
描述:辨风正与民俗改革,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谈到,“为政之要,辨风正最其上也”。
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作者:丁放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描述: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则表明了他对戏曲艺术的精湛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当时剧坛有很大影响,就是
王安石绝句的情感内涵和语言特色
作者:赵建梅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言特色  情感内涵  绝句  人情味儿  色彩词  关注现实  密切相关  仕宦生涯  北宋 
描述:风格的变化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王安石少有壮志,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二十二岁考中进士,开始仕宦生涯。无论做地方官,还是入京为官,他都全力关注现实。在京担任三司使度支判官期间,上了有名的万言书,提出改革之见,仁宗未予理睬,未能付诸实践。安石还是幸运的,有生之年终于拥有了实现宏愿的机会.从熙宁二年(1069)到熙宁六年(1073),安石任参知政
“秀色”的可餐与不可餐
作者:龙建春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成语  海峡两岸  生活科学  王昭君  本义  语言  曾巩  近义词  张衡 
描述:》)。生活科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