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病
-
作者:李愫生 来源:新青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昆曲 牡丹亭 茶楼 漠北 杜丽娘 小城 柳梦梅 柔软 声音
-
描述:他们说,没有人会喜欢昆曲。艾梅知道,他们喜欢的是吐字不清的周杰伦,是永远摸不清他在说什么的王家卫,是唱得响亮的中国好声音。甚至,很多时候,问他们昆曲是什么,他们都笑着摇摇头,样子茫然。艾梅的心落寞地疼。
-
五等爱情论
-
作者:陈寅恪 来源:视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新金融 设想 五等 悬空 永久 爱情 纪念 接合
-
描述:第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 第二,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是也; 第三,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 第四,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 第五,最下者,随处接合,唯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卢金强摘自《新金融观察
-
侯庆 用绘画唱出青春的恋曲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中国元素 绘画 艺术家 创作 老师 古今 昆曲 琵琶
-
描述:年纪爱情的感触都是相通的, 在此,跟随侯庆老师的《牡丹亭》,穿越古今,共赏青春的恋曲。
-
冷寂无声,水流恒久——怀念刘衡
-
作者:李 辉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9年刘衡老人走了,享年88岁。一个老记者,永远放下了手中的笔。除了十多位亲属,前来吊唁的只有五位单位同事。偌大告别厅,显得空空荡荡。她生前说自己的丧事要从简,但没有想到竟如此冷寂,真让人感到凄凉与感伤。不过,这又有什么呢?她留下遗嘱,把遗体献给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用。对于她,身后的一切世俗
-
好媳妇王英 家人高兴我就幸福
-
作者:李 兵 来源:渭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李兵
王英,今年28岁,家住潼关县桐峪镇李家村七组。家中共有7口人,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儿子。爷爷和奶奶如今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并且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婆婆
-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
-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
作者:奈西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展 戏曲艺术 表演 美术馆 着装 展览 古代 现代 状态
-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无论是表演还是画作都深刻诠释
-
侯庆新作再叙《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洋)艺术家侯庆近日在京举办“牡丹亭”艺术展,通过不同的媒介,共同呈现出一个多视角的《牡丹亭》。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侯庆便明显地开始将他的创作融入在中国传统的思维体系
-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
作者:施祥爱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经典代表,两部作品都以推翻封建礼教,突破传统爱情婚姻观念作为主题思想,并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在爱情描写上
-
白先勇的《牡丹亭》里有青春与爱情
-
作者:宗禾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版图片为资料片
很多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感情,比如机缘。白先勇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青春版《牡丹亭》的未来时表示,九年的《牡丹亭》可遇不可求。
做一部让人看得懂的昆曲
九年前,白先勇想得很单纯,“这么美的东西,我想带给更多的人看看。”从演员挑起,到创意,到编排,到磨合,到世界各地巡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