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6)
报纸(411)
会议论文(40)
学位论文(14)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27)
地方风物 (215)
地方文献 (22)
宗教集要 (7)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250)
2013(88)
2012(82)
2011(103)
2004(25)
1998(8)
1983(6)
1981(4)
1965(2)
1957(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9)
广西文史(3)
新安晚报(2)
江西教育(2)
现代哲学(1)
同舟共进(1)
乡镇企业导报(1)
下一代(1)
黄河建设(1)
民族画报(1)
信任不应是企业的稀缺物品
作者:朱国成  来源:乡镇企业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任  物品  老板  员工  分红  工资 
描述:了起码的信任
怀疑与信任:清代地方官员司法权威的构建:以刘衡所著“官箴书
作者:杜金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疑  信任  司法权威  刘衡  “官箴书” 
描述:无法信任这些辅助人员;另一方面,吏役的各种恶行,导致了民众对吏役的不信任,进而对官员的不信任。在刘衡看来,州县官员既要重塑自身的形象。又要对书吏、衙役、门丁等人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同时也应疏通官民
芦溪街长:记芦溪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刘绍萍
作者:李运球 李建军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巡警队伍  队员  职业道德建设  公安局  群众  巡逻  大队  吸毒人员  办公室  总工会 
描述:0年4月,他被评为萍乡市"十佳新人新事";2011年12月,他被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个
黄采线:“女人”撑起一个
作者:暂无 来源: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37岁的黄采线是北流市民乐镇万平村平石组一名普通农妇。多年来,黄采线不仅要像个男人一样从事地里繁重的农活,种庄稼,还要悉心照顾家中体弱多病的家公、婆和年幼的孩子们,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恒心和毅力
支书老代:荣誉催生创意润泽民生
作者:暂无 来源:绿色视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北市  社区  塌陷区  相山  环保  人格魅力  奔小康  示范区  民生  杨庄煤矿 
描述:安徽省首届"十佳"环保民间人士代士选,今年已年近60。从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李桥社区支部书记的位置上要退下来时,许多老百姓多次到镇里、区里呼吁要求把老书记留下来,好带大伙奔小康再走一程。"航母巨无霸"缘自金点子代士选为何有如此的人格魅力?李桥社区蔬菜大棚种植户张桂琴动情地说:"俺们村处在杨庄煤矿塌陷区
“点子支书”刘绍录“点靓”新农村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科技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绍录担任阆中市方山乡方山村村干部20多年、村支部书记10多年,凭着创新思维,凭着“金点子”,带领乡亲们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阆中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到去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涌现出1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50多个百万富翁,让村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深受乡亲们的拥
春光 春游
作者:李诗轩  来源:写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湖北松滋  命题作文  黄松  南海  中学  集合  栏目  早春  大坝 
描述:本栏目上期刊登了湖北松滋市南海中学黄松海老师的"春光,______"的半命题作文导写,本期选登一篇习作。老班(班主任)商议去洈水春游的事,在班上激起千层浪。一个早春的星期六,我们顶着初春的寒气
名堂
作者:暂无 来源:爱情·婚姻·家庭(优生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季  寒冷  本义  引申义  严寒  古典诗词  汉乐府民歌  北宋文学  王安石  云间 
描述:冬季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万物萧条,天地一片清寒。过去的人们在冬季的三个月中不用下地劳作,空闲时常常边饮洒边欣赏冬日别样的景致。在古典诗词中,冬季有许多别称,如"三冬"、"九冬"、"玄冬"、"清冬"等,可见文人对冬季也是亲睐有加。
汤显祖艺术节学术论坛举行张和平致辞季国平等出席
作者:范琨徐敏饶品翔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学术论坛在汝水森林宾馆一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和平致辞;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季国平,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文化报》副总编徐涟及老同志吴凤雏、张山东等出席论坛。市政府秘书长喻大荣主持
当一名老师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路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卢炜南 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台州市名教师、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台州市教学能手、区优秀教师……年纪轻轻的他,头上却有着许多光环。 1992年8月,在蓬街中心小学,他迈出了教学生涯的第一步,一教就是7年;1999年,他“转战”路桥小学,一晃又是9年;2008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