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之二)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中华书局  《十三经注疏》  郑玄注  疏误  《周礼正义》    孔颖达  释义 
描述:笔者先前曾就《辞源》修订本中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内容的某些条目中所存在的疏误,草成短文一篇(《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之一)》,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字故事
作者:张法和  来源:少年天地(初中)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法  民间文学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王安石  流传  巧用  大学士 
描述:字,又叫拆字。是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推衍、附会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和民间文学中,流传着不少有趣的字故事。
字故事摭拾
作者:张法和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法  民间文学  王安石  修辞方式  故事  苏东坡  增损  徐霞客  北宋  流传 
描述:字,又叫拆字。是对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离合、增损分析,或看到别的字有一方面跟它相合、相连,随即借用或推衍上去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书记载中,在民间文学中,都流传着不少有趣的字故事。《齐东野语
名人焚稿
作者:奚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孙子兵法  曹操  杨修  新书  东汉末年  博闻强记  张松  无名氏  三国志 
描述:东汉末年,曹操仿《孙子兵法》作《孟德新书》13篇。益州别驾张松带着西川地图来见曹操。谋士杨修为了显示主公的才能,拿出《孟德新书》给张松看。张松素博闻强记,看书过目不忘。为了反难杨修,他告诉杨修说:“此书是战国无名氏所作,吾蜀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谓新书?”说完即从头至尾背诵一
《全宋诗》重出现象小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宋诗选注》  钱钟书  王安石  《全唐诗》  《吴江岸》  《青山集》  曾公亮  苏舜钦  苏轼 
描述:《全宋诗》重出现象小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为
作者:李鹭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夏商周  礼制  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家  周礼  思想解放  历史  社会进步  命题 
描述:一、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解放。例如春秋时期,在夏商周礼制文化向何处去的关头,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有生于无”的命题。他说自然界最伟大的法则就是“道”,而“道”的主要特点是“有生
从雇役法王安石变法受挫原因
作者:郭学勤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雇役法  差役法  王安石变法 
描述:和推行中的失策是王安石变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抄”不应是惟一的办法——听写教学一得:从果
作者:刘发建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听写教学  识字教学  字音  字形  字义 
描述:“抄”不应是惟一的办法——听写教学一得:从果
用典寄志 顾盼自雄——王安石《浪淘沙令》
作者:李荣新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浪淘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学才能  政治家  托物言志  古诗词  历史上  英雄  北固亭 
描述: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尽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假若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同时他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诗文深刻刚
唐宋儒学比较教育:以韩愈、柳宗元与王安石三家教育观为
作者:姚振黎  来源:儒学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儒学  教育改革 
描述:方针,或有可供吾人今日教育改革之参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