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命题:应是“无疑”应许“疑”
-
作者:王炎斌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文命题:应是“无疑”应许“疑”
-
高考作文应是人生命题
-
作者:薛涌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人生态度 命题 语文综合能力 综合素质 生命历程 作文题目 考生 理想
-
描述:作文是高考中最能反映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不仅能体现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能反映其人生态度和理想。考生甚至可借此表现年轻的生命历程。作文题目出得好,就能让考生把自己的生活写出来。[第一段]
-
学生应是同伴作文的忠实读者
-
作者:蒋晓东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学生 读者 《语文课程标准》 开发和利用 语文教师 忠实 同伴
-
描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第二条对教师课程开发和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
-
作文与做官
-
作者:彭广军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做官 作文 欧阳修 王安石 文章
-
描述:官大文章好,似乎已成为官场通则,好不好下属都得说好,而且声音要响亮。自古以来,做人官写锦绣文章的人当然有,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但那是异数,属于凤毛麟角。
-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作文120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观察事物 仔细观察 万花筒 王安石 苏轼 菊花 指导写作 花瓣 五彩缤纷
-
描述:注明“作文120”字样。)
-
作文片段
-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四川南充 片段 初中 童年 口哨 长乐 王安石 苏东坡 不褪色
-
描述:作文片段
-
于有疑处释疑,无疑处设疑——谈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周继光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法 训练思维 发展能力 开发智力 填鸭式 陆九渊 理想境界 识记
-
描述:讨旨在追求“打好基础、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思索、释疑的领悟和进步的喜悦中,形成、保持和发展最佳的求学热情,我们每一
-
修改作文的招数
-
作者:张静文 来源:红蕾·快乐读写(中旬)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改 作文 唐代诗人 “推” 王安石 文章 名句
-
描述: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唐代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骑驴因思考“推”“敲”二字而误撞韩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八次修改而定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
浅谈作文的立意与角度
-
作者:王金浪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求异思维 作文 选择角度 文章立意 孟尝君 《白毛女》 孟浩然 《卜算子·咏梅》 提高自身素质 王安石
-
描述:作文切忌蹈袭陈言,立意一定要新,要借助于求异思维的三种形式,去开拓作文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