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认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黄松有同志商榷
-
作者:李少波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同志 认识 2000年 法理思考 审判活动 社会正义 审判权 第3版 监督权 检察院 权威性 法院 司法 民法
-
描述:和法理推敲的,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司法实际。恰恰相反,强化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不仅不会弱化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不会损害法院审判权的权威性,不会危及司法及社会正义,而且会有效地遏制审判权的滥用,防止司法腐败,维护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从而实现司法和社会正义。 一、我国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认识论基础是“实事求是” 《黄文》在“现行民事监督制度的理念误区”一节中认为,检察机关对“错案”的监督是受“一个案件只有一个惟一正确裁判”的错误理念支配,是将本属刑事审判的“有错必纠”原则引入民事审判的结果。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本质是事物的内在属性。不同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每个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对于每一个具体案件而言,它们的本质是不同而且是惟一的。 从...
-
傣禄和薪水的差异
-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薪水 被动语态 工薪阶层 《说文解字》 主动语态 俸禄 餐饮业 同义词 《周礼 《礼记·月令》
-
描述:近几年上海的餐饮业为了招徕生意纷纷亮出“为工薪阶层服务”、“工薪阶层消费”、“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价位”等口号。所谓“工薪”就是合“工资和薪水”为一,于是乎“工薪阶层”似乎就成了“贫穷阶层”的同义词。那么工资和薪水是否有区别呢?这得从古代的“俸禄”制度开始讲起。
-
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历史课题——读《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想到的
-
作者:顾奎相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题 思想论 人才 王安石变法 思想层面 史学界 国内外 同志
-
描述:在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王安石、探讨王安石变法的著作和文章颇多,但从王安石人才思想层面发表专著,王凤岭同志的《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还是首例。这个课题选得好,特别是在王安石所生活的宋代显得格外重要,的确是
-
忆荒煤同志
-
作者:严恭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恩来 新中国电影 拍成电影 《牡丹亭》 审查通过 斩断魔爪 社会主义 周总理 分镜头剧本 文化部
-
描述:忆荒煤同志
-
刘大年同志逝世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大年同志,因循环系统衰竭,医治无效,
于1999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
悼念大年同志
-
作者:李侃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史研究 悼念 刘大年 近代史学 历史学家 历史研究 逝世 马克思主义 99年 历史科学
-
描述:1999年12月28日,刘大年同志逝世了。噩耗传来,我深感悲痛。大年同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研究中国近代史,创办近代史研究所和《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刊物,在组织和领导
-
怀念刘大年同志
-
作者:丁守和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历史学家 历史研究 社会活动家 怀念 解放区 新中国 人大常委 全国人大代表 党政领导
-
描述:刘大年同志是著名历史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在新中国建立前,他主要是在解放区从事党政领导工作和教育工作。到北京后,他主要从事历史研究,还有许多学术组织领导工作,并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
-
学者的风范——忆大年同志
-
作者:曾业英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历史系 近代史研究 风范 学者 科学家 情况 首先 行动 希望
-
描述:学者的风范——忆大年同志
-
沉痛悼念刘大年同志
-
作者:暂无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历史学家 生平 治学精神
-
描述:先生的文章 ,与广大读者同申悲悼 !
-
洞山良价与曹洞宗源
-
作者:徐文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禅宗 曹洞宗 曹洞宗 洞山 洞山
-
描述: ,以为药山虽问学于马祖、石头两家 ,却终归心于马祖 ,因此此派应属于洪州一系。今再据洞山师弟之宗缘法语详加考辨 ,以明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