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心”范畴研究
-
作者:王斯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性 理
-
描述:释,“心”与“性”、“理”等概念的关联,对陆九渊心学思想作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陆九渊心范畴的理论来源作了论述,说明陆九渊心范畴与南宋时期儒佛两家相关理论的关系
-
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
作者:张建民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本心 理
-
描述:消解方式把本心即理推到极端,从而达到其识理以自律的要求。
-
浅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
作者:张亭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心 理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心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即孟子所说的良心、良知;理是指万物存在的秩序。而心即理就是要每个人遵循本心,不违背本心
-
陆九渊心学中的“心”、“本心”——陆九渊心学九辨之六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 本心 人心 道心
-
描述:”的“心”(人脑 ) ;“本心”、“良心”、“赤子之心” ,是指属于心理现象的“仁义之心
-
陆象山之“宇宙便是吾心”
-
作者:张增勇 贺松兰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 心 理 理 宇宙 宇宙
-
描述:宋明理学阶段是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陆象山是这个阶段学术上的重要代表,他的新儒学——心学是在对前人哲学及同辈哲学扬弃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通过“心即理”的论证达到“宇宙便是吾心”的阐述,以实现他维护
-
陆九渊心学中的“物与我”、“心与物”──陆九渊心学九辨之五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 我 心 本心
-
描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物我关系”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的 ,与康德“为我之物”中的“物”、“我”不是一回事。说陆九渊哲学体系中“‘心’和‘物’的关系是颠倒的”、“‘心’就变成世界万物的本源”的评论
-
陆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
作者:黄甲渊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 理 良知 良能 心生物 心生理
-
描述:陆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 天 人 人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理 理 心 心
-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
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例
-
作者:姚文永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案》 文献 黄宗羲
-
描述:而不见.纵然瑕不掩瑜,但这终究是《明儒学案》的不完美之处,这也是我们后人阅读《明儒学案》所应注意的.
-
隐之品质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隐逸文化 自然生态环境 人文走向 历史文化名城 宁波 品质 北宋 价值取向 王阳明 王安石
-
描述:元1013年)。在浙东地域,北宋之前,隐逸文化曾是精神审美,更是价值取向。王羲之、谢灵运的隐逸人格写就了浙东乃至中国书法、绘画的山水审美。而在宁波境内,隐逸文化更为丰富。以保国寺所在的相邻相近区域范围内,最为体现。余姚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