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说不尽的《牡丹亭》及其他
-
作者:宁宗一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 白先勇 解读
-
描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国际上获得了盛誉,于是很多评论都试图解读这种成功背后的含义。我的这篇不成熟的小文,就是为了参与这种解读活动而撰写的。
-
析青春版《牡丹亭》中的传统与现代
-
作者:张莉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 传统 现代 现代
-
描述: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路。
-
李觏教育思想研究
-
作者:赵俊杰 范玉凤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教育 教育 学习 学习
-
描述:思想体系。李觏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教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乐德 诗经研究
-
描述:礼》"六诗"与《诗
-
低端教育不应是“失败者的教育”
-
作者:张鸣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失败者 教育 未成年人 《新京报》 致人死亡 受害人 打火机
-
描述:从《新京报》上看到四个未成年人虐杀妇女的消息,我感到震惊。这四个未成年人,毫无人性地用带钉子的木棍打人取乐,甚至脱光受害人的衣服,用打火
-
“鸡鸣狗盗之雄”亦能“得士”
-
作者:彭水浪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论说文 文论家 传统
-
描述: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翻案性质的论说文,抨击了“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评价极高,但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第一段]
-
语文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王安石 司马相如 朱元璋 成语 石勒 皮日休 陆龟蒙 比喻 明代
-
描述:鹿死谁手当世界杯足球赛进行时,报纸都会用大篇幅报道赛事,常见人们用"鹿死谁手"来预测谁胜谁负。"鹿死谁手"从字面上解释是打猎时大家追逐猎物,看谁箭法好,身手敏捷,最终将鹿射死。"逐鹿"一词,用法类似。不过
-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
语文教学改革小记
-
作者:方志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下半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基本模式 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 王安石 教师意识 提问 同学
-
描述:"哎,下节课又是语文,太没劲了",听到学生背地里的议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真不是滋味,难道老师辛苦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厌烦的回报吗?我不由地陷入沉思之中……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
-
2007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题
-
作者:文晶 来源:考试(中考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女市长 阅读 适应性测试 唐宋八大家 范仲淹 庶人 畸形儿 王安石 官员
-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