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千绘画风格及其鉴定
-
作者:叶子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鉴定 绘画作品 人物画 书法 用笔 工笔 李瑞清 石涛 山水画
-
描述:一张大千生平概述张大千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画家。他人物、山水、花鸟俱工,并善诗词、画理、书学。尤其是其创造的山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又名张权,乳名小八。后改名为猨、蝯、爰、季,字古皇、季爰、大千,号大千居
-
芭蕾舞《牡丹亭》挑战传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无论是民族舞剧还是芭蕾舞剧,国内观众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而谁也不会想到中央芭蕾舞团创作演出的芭蕾舞版的《牡丹亭》会是这样,既没有民族舞剧中大红大紫的古典装束,也没有人们常见的西洋芭蕾舞中令人惊叹的双人舞技巧展示和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舞台充满了演员对梦的追寻和求索,满台都充斥着导演对《牡丹亭》这
-
王谦:传统与现实留俄归来的思考
-
作者:王谦 来源:艺术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俄罗斯 现实主义传统 现代艺术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艺术家 中国艺术 契斯恰柯夫 十月革命 美术教学
-
描述: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美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中俄两国的政治与文化交流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推动和影响至今犹存。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传统,在几代中国艺术家身上都刻下深深的烙印。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格的美术
-
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
-
作者:李亚群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 采茶戏 采茶戏 其它地方戏 其它地方戏
-
描述:简述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
-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
突破传统 美的融合——芭蕾《牡丹亭》
-
作者:李画 李拜天 刘阳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融合 服装设计师 昆曲 音乐 郭文景 舞台 芭蕾舞团 白先勇
-
描述:主创团队成员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个性的人物——先锋派戏剧导演李六乙,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郭文景,年轻的编导费波,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著名美术和灯光设计师米歇尔一西蒙。这种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牡丹亭》?
-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解读新编昆曲《临川四梦·汤显祖》
-
作者:孙书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传统形态 汤显祖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解读 对话 中国古典戏曲
-
描述: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且高居榜首,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传统形态,体现了中国戏剧区别于西方戏剧的民族特质。然而,从发展的视角看,昆曲
-
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支点——记张铭的山水画
-
作者:高庆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山水画家 内容与形式 中国画 谋求发展 支点 艺术追求 传统水墨 平衡点 形式主义
-
描述:当许多人舍弃了传统水墨画的笔墨精华,舍弃了形象,将中国画当作把玩形式主义游戏的时候,张铭仍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在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在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之间寻找着一个平衡点。张铭
-
两组“杜柳”轮流担纲上昆传统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早报记者 潘妤
在东艺演出的“名家名剧月”活动又掀高潮,昨晚,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牡丹亭》再次受到观众追捧,演出前门票一售而空,开场前甚至有不少“黄牛”等候。由于此前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广泛影响,以及昆剧日益受到年轻观众的关注,加之经典名剧的魅力,上海昆剧团近年来每演一次《牡丹亭》都一票
-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舂版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主腔 主腔 变化形态 变化形态 青春版 青春版
-
描述: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以对<牡丹亭.游园>一折唱腔的分析为重点,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加以总结,并对昆曲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笔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