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传统板书的优势不可忽视
作者:孟昭水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板  板书  多媒体教学  学生思维  传统  引导学生  优势  教学过程  黑板  王安石 
描述:伴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普及,传统的黑板板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正在逐步退出教学课堂,退出学生的视野,取而代之为多媒体板书。有些老师热衷于多媒体板书,一堂课下来,有时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板书。这是一种很值得关注的倾向。
回首灯火阑珊处——探寻昆曲之魅
作者:袁缨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白先勇  牡丹亭  艺术浓缩  虎丘  戏剧家  文化语境  民族  优势  阶层 
描述:众、远离了当下人文环境,却不能敛止自身魅力象子夜丁香般沈郁发散。
商品经济观念的历史转化:立足于宋代的考察
作者:叶坦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品经济观念  宋代  重本抑末  农本工商末  工商业者  王安石  中国古代  商人  中国经济思想史  士大夫 
描述:文选择了剖析典型个案,进而展示全貌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宋代进行考察。
试论宋、夏战争中双方战略地位的转化
作者:王天顺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略地位  范仲淹  宋夏战争  北宋王朝  河西走廊  积极防御战略  弓箭手  继迁  王安石  陕西 
描述:试论宋、夏战争中双方战略地位的转化王天顺西夏王朝是久战之国,它和周边各民族国家、政权和部落部发生过战争,其中,与北宋的战争竟长达140余年。两个不同民族政权之间这样旷日持久的军事对抗,在中国历史上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吗?
作者:孙智敏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互转化  逆反应  循环变化  水解反应  催化反应  高能磷酸键  高能化合物  合成与分解  水解酶  反应条件 
描述:有的作者在叙述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认为“反应是可逆的”并写出可逆反应式
记者的角色差距与理想角色的转化
作者:肖峰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角色  角色行为  《新闻战线》  人民群众  政治素质  行为规范  刘衡  新闻采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闻记者 
描述:料,写稿子。她还经常帮助通讯员改稿、写稿。大家都说:“我们欢迎像刘衡同志这样保持党报优良传统作风的记者!”刘衡同志的行为,具体表现了作为一名记者,所体现出的社会赋予记者的社会角色,这也是人民群众所期望的理想角色。
国家工程中心应是转化科技成果的生力军
作者:朱丽兰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工程中心  科技成果转化  运行模式  中国  人才培养 
描述:国家工程中心应是转化科技成果的生力军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中央领导对科技成果如何转化的问题非常关心。前不久,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汇报了科技工作,汇报会上决定1995年五六月份将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科技
破裂压性面力学性质的转化
作者:孙岩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裂压  张性结构面  压性结构面  力学性质  张裂带  山字型  地质力学  压性构造  华夏系  先压后张 
描述: 破裂压性面力学性质之转化这一课题,由于在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上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广大的地质工作者所重视。本文试图根据野外观察的资料,对这一题课,阐述一些粗浅的看法。
试论泰州学派的传承与转化:从王艮到耿天台
作者:黄元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颜钧  何心隐  罗汝芳  耿天台  师道 
描述:研究也有著相當的比重,學者們在討論時,或出於不同的關懷、立基不同的思想背景而作出迥異的詮釋。 本文希望能對目前眾多迥異的詮釋起補充的作用,希望透過對泰州學派幾位學人思想的初步分析,得出一個較為連貫的思想線索,進而幫助釐定、釐清泰州學派此一概念本身的義界與共通的理解。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簡單考察學界數個具有代表性的,對泰州學派的研究與分判,第二章考察王陽明到王艮的思想線索,希望釐清泰州學派相對於王學的內緣關係,也幫助澄清泰州學派之為一學術群體,根本的、內核的關懷。第三章聚焦於泰州學派終作為一歧出的顏鈞、何心隱一脈,考察顏何兩人思想相較於王艮原始學說的擴大解釋與發揮。第四章以耿天臺為重心,旁及羅汝芳,考察在當時時代背景下,耿天臺對泰州學派諸命題的回應,以及他是如何透過回應泰州學派各個命題而逐步形成其思想的。第五章為結論,總述耿天臺對泰州學派的繼承與轉化。
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圣”之学的转化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圣”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期中,儒学中的“外王”一面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发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