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情 追求个性解放——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韩彬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所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对汤显祖“以情
作者:刘小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欲之辩  理学  王学  尊情抑  化情归性 
描述:该是"化情归性"而非"尊情抑"。
陆九渊的“问题”及其意义
作者:王家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心  真理性理观念 
描述: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真理性的观念何以可能的。
紫柏大师与汤显祖
作者:戴继诚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柏  汤显祖     
描述:紫柏大师是晚明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在弘法护教过程中,与戏剧大师汤显祖结下了深厚友情。他曾对汤显祖寄予厚望,规劝后者皈依佛门净土。汤显祖对紫柏的人格风范深为景仰,但浓厚的恋世情结决定了他无法苟同紫柏的有关教诲,一生胶葛于世缘尘网之中,惟“情”是重,终身不渝。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  文化选择  attach  importance  to  emotion  feminie  life  and  death  cultural  selection 
描述: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的共性与差异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重情  女性  女性  生死  生死  情与  情与  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 
描述: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以情动人戏深沉——从艺术节的现代戏说开去
作者:凌翼云  来源:艺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戏曲  现代题材  牡丹亭  以情动人  塑造人物  观众  亲情  爱情  汤显祖 
描述:2006年湖南艺术节中,现代题材戏曲剧目不胜枚举:京剧《紫英》,常德汉戏《合家欢》,花鼓戏《走近阳光》、《三个堂客们闹一房》、《手心手背》……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深受感动的戏,多是在塑造人物,特别是人物的情感上下了功夫;稍不足的,也多在情感上欠些火侯。
王相诗选
作者:王相理  来源:岁月·燕赵诗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桃花  诗选  散文  春风  桃林  枝条  山腰  飞扬 
描述:王相诗选
胡澄:我这样解风(组诗)
作者:胡澄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解  挖掘  眼睛  地上  头顶  世界  伤口  死亡  鸟鸣  圣女 
描述:胡澄:我这样解风(组诗)
碳还原氧化铜的应是放热反应
作者:王贞洁  来源:中学理科:综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放热反应  氧化铜  还原    中学教科书  中学化学  演示实验  实验内容 
描述:碳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教科书里编排了这一变化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内容是:[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