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03)
期刊文章(1590)
学位论文(48)
会议论文(42)
图书(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09)
地方文献 (69)
非遗保护 (59)
地方风物 (24)
才乡教育 (16)
红色文化 (15)
宗教集要 (13)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07(136)
2006(115)
2005(71)
2004(65)
1995(31)
1984(23)
1983(18)
1934(14)
1933(7)
1932(15)
按来源分组
司法行政公报(13)
文史知识(7)
中学语文(5)
福建乡土(4)
福建史志(2)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1)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
中国新时代(1)
侠与王安石
作者:艾农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读书  宰相  江宁  流民  读后  治平  中进士  福建  酒税 
描述:诵读甚觉寒冷,便与杨骥一起登楼赏雪,即景赋诗。第二天,杨骥在王安石面前诵吟侠的诗,王安石非常欣赏"漏随书卷尽,春逐酒
造化钟神秀——武夷剧作社印象
作者:安葵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夷剧作社  福建  艺术风格  戏剧创作  汤显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群人使当代的武夷山水生色。 武夷山于1999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全世界列入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名录的共有600多处,其中双重遗产仅22
朱熹与“鹅湖之会”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  朱熹  铅山县  学术争论  书院  南平市区  吕祖谦  中国学术思想史  福建 
描述:山下,后人称此院为"鹅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初,当时的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大师陆九渊及其季兄陆九龄在鹅湖寺举行了学术争论,这就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论清代等人的王安石研究
作者:童强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顾栋高  清代  全祖望  考略  王学  欧阳修  梁启超  评价 
描述:王安石身后,学界对其评价始终褒贬不一。但对他的谴责颇占主流地位,特别是熙宁变法,始终被认为是导致北宋覆灭的祸根。到了清代,这一局面基本没有变化。乾嘉学者钱大昕仍言:"安石平生好为大言欺当世,一旦得君,欲去旧臣及异己者,而惟其
深入学习事迹,努力推动消防部队建设:访福建省公安消防
作者:尤建源  来源:中国消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入学  学习  建设  福建省  班长  努力  群众  消防部队  公安消防总队  消防支队 
描述:7月7日,福建省三明市消防支队将乐大队一级士官、班长,为抢救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壮烈牺牲。
纪恒会见阳广一行
作者:曾永联  来源:广西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南宁讯(记者/曾永联)12月 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 书记纪恒在南宁明园饭店会见南航股 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广航董 事长阳广率领的南航一行。南宁市市 林国强等会见时
涌头村旅澳大利亚侨胞来信
作者:暂无 来源:隆都沙溪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涌头村旅澳大利亚侨胞来信
《牡丹亭》: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作者:王寅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DNA  白先勇  上海大剧院  昆曲  光处理  爱情故事  演员上台  人和艺术  制作人 
描述:一部以中国人的方式讲述的古代爱情故事让观众如痴如醉,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而大部分观众是第一次接触昆曲的年轻人。11月21日至23日,《牡丹亭》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这是该剧今年的第9轮,也是最后一轮演出。白先勇一直希望《牡丹亭》在国内的演出有一场能够呈现完整的舞台理念和艺术构想,4月29日以来开始的
读“(huā)”,还是读“huá”?
作者:丁勤中 佟海梅  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读音  中学  语文 
描述:读“(huā)”,还是读“huá”?
结缘昆曲莫相负牡丹亭三生路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缱绻春光无限发出的感慨。“不进剧场,怎知幽兰之美?”这是观众在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惊睹其玲珑典雅而发出的赞叹。有“百戏之祖”、“幽兰之美”、“江南兰花”等美誉的昆曲虽然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