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对于“渐变”的感悟与描绘:的《浣溪沙》及其他
作者:杨海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渐变  感悟    浣溪沙  宇宙人生  伤春  自然界  时序  光流  特色 
描述:词,有一点不能不重点提出,那就是他对"渐变"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绘。这一特色,即是大词最具魅力所在。试以他的名篇《浣溪沙》为例:
无情不似多情苦——略谈浣溪沙》中的伤感情绪
作者:高波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情绪  归来  情感氛围  心境  天气  小曲  花园  欣赏 
描述:头,却见一去年旧亭台。
词的“诗人句法”
作者:伍三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黄庭坚  句法  北宋词  几道  浣溪沙  白居易  词学  惆怅感  李商隐 
描述:和由此带来的惆怅感伤,感情真挚,“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词序》)。
孤寂中的守望——[蝶恋花]词赏析
作者:李义天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明月  守望  情思  孤寂    清雅  赏析 
描述:在闲雅而有情思的《珠玉词》中,这首[蝶恋花]以其清雅之气、深挚之情而动人心扉,令人千古传诵。 "槛菊愁烟兰泣露",作品一开始便勾勒出一幅疏朗的深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赏析
作者:厚艳芬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妇  西风  燕子  丈夫  长路  景物  赏析  作者  相思 
描述: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关于这首词的题旨,有主离人念远的,有主
此中有人 呼之欲出:《破阵子·春景》赏析
作者:宋蕾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桑女  采桑女  词作  词作  描写  描写  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  燕子  燕子  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  小词  小词  春日  春日  生活  生活 
描述:出身,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三十岁时为翰林学士,四十二岁为参知政事(副相),五十二岁加同平章事(即宰相之职),一生仕途通达,衣食无忧,有“太平宰相”之称。生活的北宋太宗淳化二年至仁宗至和二
试论黄山谷杂体词
作者:刘建发 刘尊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独木桥体  黄山谷  体词  杂体诗  集句词  王安石  词体  浣溪沙  苏轼 
描述:杂体诗或可追溯到汉武帝时的《柏梁联句诗》。到了宋代,不仅杂体诗很盛行,而且杂体词也开始出现。这类不同于正体的杂而新的词体,之前没有人做过系统的整理,还没有总名,罗忼烈先生在《宋词杂
宋诗与宋代诗学概
作者:钱志熙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  文人诗歌  唐诗  宋代文人  散文化  黄庭坚  唐人  宋人  现实关怀  王安石 
描述: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唐诗大概是最为脍炙人口了,其次就是宋代诗词。宋诗与宋词在脍炙人口这一点上,大体上是可以平分秋色的。这样一个现象,说明宋诗仍然具有很突出的经典性。当然,经
浅谈几道词对梦的描写
作者:房日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词  描写  三国演义  潜意识  小山词  古代文学作品  汉代哲学  汤显祖  红楼梦  心理状态 
描述:名作品。
字字警策,曲尽其妙: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作者:李德身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字字警策,曲尽其妙:王安石《读孟尝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