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10)
报纸(2154)
学位论文(141)
图书(67)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8)
历史名人 (1746)
非遗保护 (15)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8)
红色文化 (8)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366)
2012(629)
2011(505)
2010(532)
2008(529)
2006(224)
2004(132)
1993(36)
1990(36)
1982(52)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60)
剧影月报(43)
舞蹈(17)
创作评谭(7)
电影评介(6)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电视时代(2)
民俗研究(1)
中华家教(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论理论批评对昆剧创作的制约与导引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批评  昆剧  创作  汤显祖  当行  牡丹亭  音律  王骥德  传奇  导引 
描述:自身的前卫和非中庸的个性,壮大成熟起来。清代后期,昆剧创作开始偃旗息鼓,理论批评也就很少再有作为,昆剧创作与昆剧理
从叙事角度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清宣鼎的《三十六声粉铎图咏》
作者:车锡伦 蒋静芬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牡丹亭  翡翠园  金锁记  博物馆  扬州市  创作  昆曲  夜雨秋灯录  四十年 
描述:、《陈仲子》(《东郭记》)、《思饭》(《金锁记》)、《活捉》(《水浒记》)、《扫秦》(《精忠记》)、《下山》(《孽海记》)、《狗洞》(《燕子笺》)、《前亲》(《风筝误》)、《山门》(《虎囊弹》)、《刺汤》(《一捧雪》)、《演官》(《人兽关》)、《访鼠》(《十五贯》)、《盗牌》(《翡翠园》)、《遣义》(《鸾钗记》)、《相梁》
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黄粱梦  枕中记  吕洞宾  艺术成就  牡丹亭  马致远  创作  戏曲研究 
描述:,其中被度者均为卢生。
从“临川四梦”汤显祖晚年的心灵历程
作者:张兆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杜丽娘  心灵历程  牡丹亭  王阳明  王学左派  儒家思想  戏曲研究  困惑 
描述: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南京将他早年所创作的《紫箫记》改写为《紫钗记》。此后,汤显祖在其家中连续创作了《牡丹亭》、《南柯梦记》、《邯郸梦记》,学术界习惯上将这三个剧与《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再论《牡丹亭》的音律问题
作者:刘水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用韵  汤显祖  中原音韵  南曲  曲家  吴江派  王骥德  中国古典戏曲  再论 
描述:性的是凌濛初《谭曲杂剳》中的一段论述:
牡丹亭》时空结构析论
作者:姜姈妹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汤显祖  时空结构  虚与实  戏剧结构  空间结构  戏曲研究  析论 
描述:一空间结构——虚实之配合我们主要从虚与实两个方面观察《牡丹亭》的空间结构。这里的虚指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梦、梦中梦、鬼魂、冥界里的18层地狱等虚幻事物。为弄清这个虚、实公式,我们先从《牡丹亭》的两个
牡丹亭》是“戏文”还是“传奇”
作者:曾永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新传奇  汤显祖  宜黄腔  戏曲研究  曲牌  联套  海盐腔  南北曲  水磨 
描述:前言汤显祖《牡丹亭》是旷世之作,无庸置疑。但是它为什么会拗折天下人嗓子,它原本用宜黄腔歌唱还是昆山水磨调歌唱,都成了学术问题,现在还争论不休。笔者对此也写过两篇文章,其一是《论说拗折天下人嗓子
亦邃亦阔 有学有术:从第二届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近年昆曲
作者:王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动向  新时期  研究思路  牡丹亭  苏州大学  学者  海内外  大学生 
描述:广为学界瞩目的第二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4日至7月7日在苏州市图书馆举行。这是继2003年11月在昆山举办的首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昆曲学界的又一次盛
难煞《牡丹亭》: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说起
作者:朱为总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白先勇  世纪初  昆曲  中国昆剧  寻梦  艺术品位  演出 
描述:世纪初的中国昆剧舞台,如果要论最具有新闻聚焦和时尚意味的事,我想当属由白先勇、汪世瑜等两岸三地学人和艺术家联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了。因为工作之便,我曾先后多次观看了由白先勇担任制作人、汪世瑜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