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人”的赞美诗
-
作者:程建忠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人 人 人性 人性
-
描述:"的伟大力量和高贵理性。
-
相山奇“观”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巨石上的石刻。
▲ 山门上刻有四个合体字。
▲石头自然堆放。
▲ 高耸的石墙。
相山老殿。
▲ 巨石上留有收集雨水的坑。
▲ 巨石上刻着一块中国象棋棋盘。
崔成周本报记者杨继红摄影报道
早就听说过崇仁县相山有座神奇的石构建道观。10月16
-
汤显祖“至情观”辨析
-
作者:唐卫萍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理 理
-
描述:汤显祖的"至情观"在其戏剧作品尤其是《牡丹亭》中展露无遗,然而"情"在汤显祖这里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情"的承认和赞美,二是"理"对"情"的引导和收束。前者是论"情"的起点,后者则是"情
-
王安石的科举观
-
作者:师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举观 复杂
-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和改革家,他的一生与科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既参加过科举考试,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因此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对科举的态度是复杂的。
-
汤显祖及其“性灵”创作观
-
作者:袁丁 来源:飞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创作观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性灵说 程朱理学 追求爱情 追求自由
-
描述:也是中国文艺史上浪漫主义杰作.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陆九渊的读书观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高红菊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读书观 现实意义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学做人",读书的前提是要立志,读书过程中要采取优游涵泳、与人切磋、大胆质疑、熟读精思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化繁为简的原则,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
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周媛媛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戏剧《牡丹亭》 戏剧《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映出汤显祖人性的觉醒和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
人名诗古今谈
-
作者:丰家骅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人名 权德舆 王安石 姓名 古今 谐音 古人 杂体诗 老舍 现代人
-
描述:。”时人认为人名诗始于王安石。宋人笔记(《逦斋闲览》(《墨客挥犀》等书中还记载了一则《诗谜》,内藏四诗人姓名,也说“为王丞相所撰”。所以始于王安石之说影响很大,人们谈起人名诗,就会联想到王安石为此
-
城镇化 首先应是人的现代化
-
作者:《侨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达程度。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农立国,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意义重大无疑,这是中国近30年城市化进程之后的巨大拐点与转折,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 在“中国速度”惊艳世界的同时,必须看到, “粗放式去农村化”尚不能与现代化画上等号,城乡人口比例逆转更需要中国全社会对城市化进程“并发症”治理的思考。 近年来,城市化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城市人口的增加,形成一个巨大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起伏波动,已经日益影响中国的整体经济结构;人口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劳动力基础;由于城市化所生发的“土地财政”模式,给地方政府经营城市、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提供了雄厚的财力;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也极大地刺激了城市消费市场的勃兴,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循环增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