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
作者:李献芳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形象塑造 人生价值观 宝黛爱情 曹雪芹 贾宝玉 《牡丹亭》 忧患意识 自由平等
-
描述:从林黛玉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人生价值取向
-
人生价值在退休后增值:记湖北省优秀楹联文化工作者李纪林
-
作者:王功明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价值 湖北省 文化工作者 楹联 诗联 对联 汉川 增值 退休 人民群众
-
描述:阳春三月,天高气爽。在汉川城关地税印务室里,一个身材魁梧的老人正忙碌着:仔细察看《银河诗联——全国双百英模专辑》的版面设计、清点数
-
论王安石的人生观
-
作者:罗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人生观 人生价值
-
描述:追求于“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目标;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向往并实现了“梅花”品质似的人生价值;而晚年时拥有淡泊恬雅的审美意境,在其人生践履中折射出崇高的人格魅力。本文大致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
-
曾巩:面对不遇人生的价值思考
-
作者:喻进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儒道 人生价值
-
描述:曾巩一生平淡,长期不遇,他从儒家心性理论中获得精神的支撑点,一方面在心理上保持着高度的精神优越,借此消除人生的不平与压力;另一方面又把人生价值落实在道德的持守和文章的传世上。
-
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
-
作者:邵桂兰 王建高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价值取向 戏剧情节 《牡丹亭》 剧作者 女主人公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性格特征 观众 情节发展
-
描述: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邵桂兰,王建高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约·埃·史雷格尔曾精辟地指出,"若使观众与剧中人同忧同喜,只有通过激发感情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感情的情节不是情节。"①可见,我们所说
-
坚持“八个取向” 落实“十大行动”
-
作者:文璟 汪有志 陈羿舟 来源:陇东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坚持“八个取向” 落实“十大行动”
-
人民币取向应是国际化
-
作者:郭翠荣 张凤云 来源:经济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货币秩序 港元 澳元 人民币 国际化
-
描述:行国的分析不难看出,货币国际化是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货币手段为核心的金融外交成为各大国角逐国际舞台的重要外交手段,而掌握着国际货币发行权则是他们的砝码。中国要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就要力争成为中等金融大国,而不掌握国际货币发行权的金融大国是不完整的金融大国,这与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符的。 2.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具有严重的剥削性,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摆脱这种货币剥削。在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中,国际货币的职能由少数金融大国的国家信用货币行使,这些国家凭
-
贵州旅游的文化氛围与取向
-
作者:黄汉金 来源: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贵州旅游 旅游资源 文化氛围 文化内涵 文化取向 “真” 人文景观 王安石 喀斯特 旅游业
-
描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洼地与河谷坝占3%,碳酸盐岩层遍布全境,岩溶广泛发育,形成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观。连绵
-
就业见习生王先春: 实现人生价值,不一定非在大都市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0年省农信社招收大学毕业生见习生165人,通过就业见习制度不但解决了毕业生就业,还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鲍讯 摄
就业心得
省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员见习生王先春,做见习生不长时间就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向记者谈起自己当初的选择时说,虽然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但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就是为了走出农
-
城市信仰应是民情取向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城市信仰应是民情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