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2)
报纸(87)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7)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6)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12(20)
2009(10)
2001(8)
2000(9)
1995(3)
1994(8)
1993(6)
1986(9)
1983(5)
1982(2)
按来源分组
中国建材(2)
中国人才(2)
学术交流(1)
辽宁教育研究(1)
齐鲁学刊(1)
湖南政报(1)
杭州文博(1)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1)
大连大学学报(1)
企业活力(1)
王安石的人才
作者:暂无 来源:企业活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  栋梁 
描述:他在《才论》中说:"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王安石陶冶人才方针述评
作者:王素梅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 
描述:本文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思想情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王安石提出的“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方针进行客观的述评。
文登学与人才文登
作者:方妍 谭泉永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人才  秦始皇  文人 
描述: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文登一出场,便与文人、诗文扯上了关系。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论王安石变法思想之人才变革
作者:斯彦莉  来源:杭州文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人才  变革 
描述:本文以王安石的人才变革思想,探讨王安石的人才改革思想。以此为切入点,表明王安石的人才思想是一种内圣外王相统一的体系。王安石变"法"最终落实在变"人"上,即变"法"重在变"人",是王安石变法思想
评价“窗”的标准应是性能不是材质:铝,塑窗性能的比较
作者:彭政国 石民祥  来源:中国建材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铝合金门窗  塑料门窗  性能  标准  比较 
描述:国内形成了铝门窗热,铝门窗得到快速发展。生产铝型材的挤压机由几十台,突增到几百台,到1999年已超过2000台。国营、私营,乡镇企业的铝门窗厂在全国遍地开花,严重的供大于求。厂家为了竞争互相压价,采用薄壁铝型材,致使铝窗强度不够,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消费者对铝门窗的信任度。低价竞争,使铝门窗厂家没有资金和精力开发新产品来满足适合我国的新窗型。这对塑料窗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塑钢窗有一定强度,保温、隔热性能好,在我国寒冷地区使用,得到用户喜爱和好评。继之有:“塑钢门窗是继木、钢、铝、之后取代铝合金门窗的第四代新型门窗”这种说法。个别地方政府发文件,限制和不准使用铝、木、钢门窗,而强制推广塑料门窗。这种做法导致全国一窝蜂地上塑窗生产线。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引进塑窗自动生产线达3300多条,组装能力超过6000万平方米,又是...
古代“廉吏”的标准
作者:周义祥  来源:湖南政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吏  标准  古代  孔子  君子  治道  清官  周礼  上升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描述:古代"廉吏"又被称为良吏、循吏、能吏、清官等。古人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将吏廉上升到关系
论王安石的人才观及人才标准
作者:俞启定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改革  地主阶级  政治思想  吏治改革  北宋中期  政治需要  政治家  司马光  书信 
描述:一粗浅阐述。王安石的人才观,即他对人才作用的总看法,与他进行变法的政治需要密切联系着。要进行政治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首先要进行吏治改革,然而,当时北宋政府的吏治十分腐败,在官员的选拨和使用上
天才、人才及其他
作者:纪光  来源: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才  人才  王安石  主题思想  学习  哲学家  古今中外  知识  作诗  科学家 
描述:二十岁左右就和一般人一样了。方仲永是否生而知之,距今已九百多年,不可考。不学习就没有知识,显然是《伤仲永》的主题思想。
对启用改革人才的思考
作者:宋国栋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  改革开放  启用  历史阶段  王安石  中华民族  思维定势  识才  思考  朱元璋 
描述:华民族对于人才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人才的重视有着优良的传统。那么,在今天,怎样启用一代改革人才呢?笔者认为: 一、启用改革人才,要有识才的本领不具备识才的本领,要选拔改革人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