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人”的赞美诗
-
作者:程建忠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人 人 人性 人性
-
描述:"的伟大力量和高贵理性。
-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
作者:暂无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役 物质利益 受不起 韩非子 居高位 不动心 文人 砚台 宋国
-
描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
-
作者:孙书磊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 生理欲望 《牡丹亭》 主题 汤显祖 爱情 性欲
-
描述: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孙书磊一《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主人公杜丽娘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至情”,无疑给人以最激动的感受,关于俞二娘、商小伶、冯小青等传说的记载,就足以说明这点。人们在不难发现“汤显祖正是为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妇女倾吐...
-
《诗经》之役车
-
作者:翟相君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通名 周礼 战争 蟋蟀 民用车 周王室 商榷 用途 庶人
-
描述:以祭祀、迎宾、朝封、战争、打猎.次说“王后之路”为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再说“王之丧车五乘”为木车、素车、
-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 天 人 人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理 理 心 心
-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
苏轼与司马光的役法之争
-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三峡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免役法 苏轼 苏拭 王安石新法 熙宁变法 差役法 起居舍人 熙丰变法 政治见解
-
描述:辈、职务、地位的差异,司马光对苏有较多的赏识、提携,苏轼对司马光却主要是尊重、感戴。随着王安石第二次罢相,熙丰变法难以维持;更随着宋神宗之逝,政治局势发生根本性逆转。司马光入朝为相,秉承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的意图,改罢新法“如救焚拯溺”。(《宋史·司马光传》)在废弃免役法的问题上,苏轼与之发生了激烈争论,并因此种下了受新旧两派势力夹击的人生祸患。
-
宋代的役与乡村下户的负担
-
作者:王晓如 负大强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户 王安石变法 差役法 封建国家 宋代社会 乡村 《乐全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制置三司条例司 临时性质
-
描述:宋代的役与乡村下户的负担
-
王安石变法与熙河之役
-
作者:陈守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军节度使 王韶 战略决策 西夏 宋神宗 密切相关 熙宁 吐蕃 宋朝
-
描述:见诸实效后,才于熙宁五年(公元1172年)颁之于全国的。这不仅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而且有新发掘的地下史
-
试论北宋职役制度
-
作者:赵英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历史学专集)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封建国家 免役法 王安石变法 宋王朝 内部矛盾 北宋 劳动人民 统治阶级 中央集权
-
描述:度的性质,主要有两
-
《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作者:漆荣 李强 郭胜华 李杰 陈亮中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北园·黄鹤归来》 景观设计 花卉博览会 楚文化 室外展区 人 建筑 环境 空间融合
-
描述:《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