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记不应是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要件
-
作者:蓝承烈 来源:法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房屋买卖合同 法律要件 登记
-
描述:登记不应是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要件
-
我国的理想人口应是多少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人 负荷能力 生态系统 水供应 人口 粮食产量 能源 超过 角度 根据
-
描述: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我国的理想人口是: 从淡水供应看,人口不宜超过4.5亿。从能源看,理想的负荷能力是11.5亿。从肉食供应,人口不应超过2.6亿。从粮食产量角度,人口不应超
-
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应是居住地人口登记制度
-
作者:党国英 来源:农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居住地人口 登记制度 城市政府 居住场所 登记为 北京市 住房价格 在籍人口 住房供应 生活差距
-
描述: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应是居住地人口登记制度
-
树立海洋意识应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
作者:殷俊杰 来源:地理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洋意识 国情教育 人口 资源 环境
-
描述:树立海洋意识应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
城门
-
作者:陈相华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西 县城 金山寺 人口 平方 特点
-
描述:的小小县城紧紧地包围着,是座名副其实的“围城”。 淮滨县是1952年新设立的小县,六十年代初曾一度撤销,后不久又恢复了县制,现有人口60万人。现在的淮滨城前身是乌龙集,居淮河岸边,淮水绕城,明末清初这里已是淮河中上游的重要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曾有“平畴遥望树荫浓,夹岸人家图画中,百尺层楼村远近,
-
《周礼》中的粮食经济思想
-
作者:汤标中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粮食经济 土地 人口 赋税 救灾
-
描述:《周礼》是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它把农业作为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它阐述了建立土地管理机构 ,管理土地资源 ;建立和完备的人口、户籍制度 ;加强对农业 (粮食 )生产督促和奖罚
-
我国先秦时代的人口调查及人口适度论的萌芽
-
作者:张大鹏 来源:人口研究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口调查 先秦时代 《周礼》 人口统计 奴隶社会 文明古国 户籍管理制度 公元前 司寇 统治者
-
描述:了周代就有了比较严密的人口调查、人口统计以及初级形态的户籍管理制度。《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版即户口册簿),上之司寇,司寇于孟冬献之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
-
“九十三号房屋”不应是夫妻共有
-
作者:胡久远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房屋产权 住房 主成份 收养关系 登记 家庭财产 工商业 名字 农村 维修改造
-
描述:在,布行又歇业,形成自然分家,兄弟三家各人居住的房屋归各自所有,刘文惠以自己的名字登记了原居住的房屋产权。1955年,刘文惠以800元人民币将住房出卖,用其中六百元购买了解放路93号房屋,面
-
汉代“案比”制度的渊源及其流演
-
作者:钱剑夫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代 春秋战国 户籍管理 户籍制度 户口统计 人头税 登记 后汉书 基本目的 周礼
-
描述:"案比",为汉代挨户调查登记并核实人口的一种制度.其基本目的虽在征收"人头税"和征发徭役,但在户政方面实属一项重要的措施:既以"养老怀幼",并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它的起源,以目前所得的史料来看
-
"记帐规则"一词的含义应是什么
-
作者:王广明 来源:财经理论与实践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帐规则 记帐方法 借贷记帐法 会计原理 含义 基础知识 帐户对应关系 帐簿 名词 登记
-
描述:,两类帐户同增或同减";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等.二是指登记帐簿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