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3)
报纸(12)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6)
地方文献 (28)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7)
2009(3)
2008(5)
2005(4)
2002(4)
1995(1)
1994(2)
1993(4)
1983(1)
1981(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6)
中国戏剧(6)
戏曲艺术(4)
中国京剧(4)
同舟共进(2)
中国新闻周刊(2)
文艺理论与批评(1)
长寿(1)
剧作家(1)
文艺理论研究(1)
“新京剧”实验
作者:万佳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新闻周刊  梅兰芳  多媒体  现代舞  牡丹亭  导演  歌剧院  观众  演员 
描述:名为“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的剧目看上去更像一场影像秀。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把整出传统戏曲舞台剧做成了一部快节奏现代电影,他用大量非戏曲手段对戏剧本身进行快节奏剪接,因为“这种结构跟大家比较近
燕赵的豪侠:刘绍棠“运河文学”形象与京剧行当
作者:崔志远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北运河  类形象  新时期  文化性格  京剧  行当  燕赵风骨  人物性格 
描述:刘绍棠在20世纪50年代便蜚声文坛,形成了诗情画意的创作风格,被视为"荷花淀派"的"掌门弟子"。新时期复出的刘绍棠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构建起他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该体系着意书写运河滩粗犷豪放的男子和多情重义的女子,发掘勇
京剧青衣史依弘将演全本《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吴越)由史依弘和张军分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新版《牡丹亭》将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3场。过去京剧四大名旦都唱过《游园惊梦》,但唱全《牡丹亭》,打史依弘开始是第一遭。 史依弘说她其实离昆曲
京剧琴师赵旭:行云流水弦上功夫
作者:冯岚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西洋乐器  北京京剧院  胡琴  老师  演奏技法  功夫  京胡  吴炳  人生 
描述:通,把各种曲牌演绎得细腻流畅、入人心脾。 毁了一把好琴 “赵旭,你这干什么呢?”中国戏曲学院的公共食堂里,赵旭正蹲在水房地上煞有介事地刷洗着什么。一位认识他的老师由于好奇发出疑问。 “哦,我看黄老师的琴太脏了,洗洗。”为了能洗干净,赵旭特意到后厨大师傅那儿要了碱面,用热水冲开,一丝不苟地洗刷着老胡琴上的“泥儿”。 “哎呀!你可把这琴毁啦!”说什么也来不及了。懂胡琴的人明白,越是经年拉奏的好琴挂“泥儿”越多,那是琴放在布袋里年年岁岁蹭挂上的松香,至少得有七八十年的“道行”。 著名胡琴教授黄宝炎的一把稀世好琴就这么被稀里哗啦的热碱水给净了身。赵旭清楚记得,黄老师一句责怪的话都没说,只是苦笑了一声。赵旭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毁琴那件事,但凡想起来就悔恨不已。
坂东玉三郎:女形与艺道
作者:萨苏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伎  牡丹亭  女性角色  昆曲  演出  艺术家  艺术形式  梅兰芳  京剧  戏剧 
描述:。 时隔89年,十三代守田勘弥的孙辈在中国上演了昆曲的经典剧目《牡丹亭》。其婀娜的身姿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中就有人忍不住惊呼——梅兰芳回来了!他,便是被称为“日本国宝级宗师”的坂东玉三郎。 坂东玉三郎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梅兰芳在中国。他的“女形”表演最受人称赞。和京剧中的“男旦”一样,歌舞伎中的“女形”也是男扮女装。令人尤为惊叹的是,舞台上秋波流转、风华绝代的坂东玉三郎,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有熟识他的朋友对记者讲,他的脸庞就像山顶的天气,有种含云带雾的美。 2011年11月,坂东玉三郎获得了有“日本诺贝尔”之称的京都奖的思想艺术奖。然而。和他之前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这其实不算什么。 “女人”之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个显贵的世袭称号。
守与变:传统戏曲的“创新”之辩
作者:秦岭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牡丹亭  昆曲  京剧  戏曲艺术  表现形式  创新  观众  新尝试  艺术价值 
描述:”回应,称“没有争议,我演它干吗”,“我们态度很严谨”;乃至微博上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那句“不要充当指手画脚的‘恶婆婆’,自己固守一方,也不让他人前进半步”的争议性发言——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2012
当昆曲从生命中穿行而过
作者:于丹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唱片  戏曲  生命  记忆  男人  京剧  龙江精神  牡丹亭  革命样板戏 
描述:一扇开合在手,那里的女人裙纱明艳,珠翠满头,玉指纤纤,水袖盈盈,为她们的男人追魂寻魄生死缠绵…… 这在一个十来岁小女孩儿的经验系统中是多么诧异的事,这都是“戏曲”吗? 回想起来,其实爸爸的唱片里京剧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