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绍棠小说的独特风格和固定程式
-
作者:南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艺术 独特风格 中篇小说 创作才能 作家 艺术风格 小说创作 现实生活 程式
-
描述:创作才能的读者舒了一口气,而一些有见识的评论家当时就意识到:这不是偶然的成功,而是厚积薄发的产物。作家在这篇小说中的纵横自如,意味着他找到了自己创作才能与某一部分现实生活的交汇点。因而,《蒲柳人家》的独特之处将成为刘绍棠小说创作成熟的转折标志。果然,一批清新俊拔的中篇小说相继诞生。这些小说之间具有一种明显的内在联络和呼应。它们
-
“新京剧”实验
-
作者:万佳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新闻周刊 梅兰芳 多媒体 现代舞 牡丹亭 导演 歌剧院 观众 演员
-
描述:名为“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的剧目看上去更像一场影像秀。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把整出传统戏曲舞台剧做成了一部快节奏现代电影,他用大量非戏曲手段对戏剧本身进行快节奏剪接,因为“这种结构跟大家比较近
-
漫聊京剧
-
作者:钱世明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审美特征 《牡丹亭》 形式特征 中国戏曲 诗词 曲文 “象” “形” 传奇
-
描述:漫聊京剧
-
从流行歌曲想到京剧和民族文化
-
作者:王豫仙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流行歌曲 京剧 民族特色 汤显祖 文化工作 观众 昆曲 民族戏剧 有中国特色
-
描述:我是热爱京剧、昆曲的老观众、听众这一,久在高校执教,了解到文史专业的大学生竟不知元曲四大家及王实甫、汤显祖、洪昇、孔尚任为何人,声乐研究生不知四大声腔为何物,堪忧堪虑。文化塑造人的素质。改革开放
-
中国戏曲纵横赋
-
作者:郭静洁 温晓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情节 汤显祖 长生殿 京剧 程式 梅兰芳 剧诗 剧种 越剧
-
描述:中国戏曲纵横赋
-
著名京剧琴师何顺信先生在京收徒
-
作者:曲锦春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基本功 山东德州 演奏状态 中国戏曲 博学多能 唱腔艺术 勇于创新 吴炳 王维
-
描述:1994年11月13日,著名京剧琴师何顺信先生在京喜收山东德州地区京剧团琴师陈善良为徒.张君秋、孙松林、谭世秀、杜奎三、石宏图、范广礼、王维峰、姜凤山、迟天标、黄天麟、吴炳璋、王永泉、王鹤文、于化龙
-
多彩的京剧世界 从毛泽东看戏谈起
-
作者:刘琦 来源:长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梅兰芳 京剧 《三国演义》 汤显祖 戏谈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
-
描述:在50年代,梅兰芳有一次将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游园惊梦》。这出戏是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一部分。演出前3天,毛主席特意派人到梅兰芳家借《牡丹亭》。梅兰芳对来人说:“《牡丹亭》传奇,经过几百年来艺人和
-
多情最是白娘子 京剧《白蛇传·断桥》唱词赏析
-
作者:虞襄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蛇传》 词赏析 京剧 金山寺 封建礼教 市民阶层 家庭生活 爱情
-
描述:,我为你仙山盗草受尽了颠连。纵然是异类,我待你恩情非浅,腹内还有你许门的香烟。你不该病好良心变,
-
人生本从勤奋来——记青年京剧演员张达发
-
作者:王诗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公戏 严格要求 舞台 秦香莲 性格 深刻影响 包公形象 京剧 生本 青年
-
描述:观众留下深刻影响。张达发是个青年演员,年仅三十出头,他的舞台经验并不丰富,艺术家底也不厚实,虽然在戏校学习时,曾跟马宝刚老师学过《断太后》、《打龙袍》、《铡美案》等包公戏,但那时才十五岁,幼稚得很,根本不懂得塑造人物,只知道老师怎么教,自己怎么学,依样画葫芦,模仿
-
雪花的美丽在于自身的白:有感于京剧的变革与昆曲的坚守
-
作者:肖复兴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昆曲 梅兰芳 舞台 变革 雪花 徽班进京 革新 莎士比亚 汤显祖
-
描述:处于京城,京剧打一开始就染上庙堂的色彩。从乾隆到慈禧,无一没有染指,方使得徽班进京,进而让京剧压倒了昆曲,在京城风生水起,造就了同光十三绝那样的京剧各派名角,让舞台热闹了那么长时间文革前后,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