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心理篇:不适应是平常事 信心恒心千万不能少
-
作者:更生 来源:流行歌曲(艺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老师 精神状态 信心 心理 高考 适应性 学习压力 平常 作息时间
-
描述:近日,本刊记者针对高三学生如何应对高考采访了郑州市四十七中井连山老师,井老师认为:步入高三,学好知识是重要的,同时有个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学好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知识需要积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
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
-
作者:邓斯博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花 花 意象 意象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花装点人物外形,更以花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花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花表现语言
-
燕子意象:晏殊生存反思的感性载体
-
作者:王欣星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燕子 燕子 意象 意象 生存反思 生存反思
-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燕子是有着多重美好含义的象征。晏殊词素以圆润秀雅著称,他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的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思,散发出淡淡的忧伤和惆怅,燕子意象成为晏殊生存反思的感性载体。
-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
作者:朱文成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蕴 意象 中学语文教材 李清照 晏几道 月满 长堤 古道 李煜 西方
-
描述: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
-
我寄情思于春日:赵长卿春词意象探微
-
作者:陈佳妮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春 春 意象 意象 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 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
描述:赵长卿<惜香乐府>中春词数量众多、意象繁复.本文从春词的意象分析入手,探究其排列组合成整体意象群的不同方式及深层意境,进而揭示其意象意境及其背后的情感意蕴.
-
我寄情思于春日-赵长卿春词意象探微
-
作者:陈佳妮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春 春 意象 意象 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 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
描述:赵长卿《惜香乐府》中春词数量众多、意象繁复。本文从春词的意象分析入手,探究其排列组合成整体意象群的不同方式及深层意境,进而揭示其意象意境及其背后的情感意蕴。
-
陆九渊的德育心理、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
作者:燕国材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心理思想 差异心理思想 教师心理思想
-
描述:陆九渊的德育心理思想,探讨了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思想中有因材施教的含义;教师心理思想强调教师应当先知先觉,了解学生要由内识其心,要善于帮助学生减担。
-
诗咏“春归”(小相声)
-
作者:王宝琪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回归 家乡 学问 相声 落后 杜甫 现代人 古代人学 心理
-
描述:甲:我给你念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乙:(竖起大拇指)好,写得真好!(挠一挠头,又困惑地)可是,我还有点儿不明白呀……我们刚来踏春赏景,你怎么就要回去了呢?甲:谁说我们要回去呀?乙:诗里不是说"长恨春归无觅处",已经"无觅
-
有一种脸红,叫赤面恐怖症
-
作者:甘淑珍 来源:大众心理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恐怖症 中国传统文化 晏几道 关羽 华容道 美德 享受 心理
-
描述:无论如何不会说关羽羞涩脸染红晕的。关羽的脸红被安上了忠义的帽子,据说曹操败走华容道时,
-
“黄鹤”意象解读
-
作者:王玉仁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黄鹄 黄帝 仙境 道教
-
描述:黄鹤,并不是黄色的鹤。在上古,"鹤"与"鹄"音近,"黄鹤"是由"黄鹄"通变而来。而对这种通变予以广泛认同的社会原因,则是道教所描绘的仙乡乐土。"黄鹤"的"黄"意味着其卓而不群的仙风道骨,黄鹤,是道家的一种仙鸟,在它的身上,寄托着广大人民和统治阶级"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