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情相映的审美诉求
作者:刘云霞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映  审美诉求  生命感悟 
描述:真情、至情、奇情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要表达的“情”的内核,基于达情需要,戏曲构思成,生与死、死与生的回转,虚幻与现实的交错也就因而起。情是旨魂,是主架,二者互相辉映,构成戏剧的亮点
十年一
作者:毛文霞  来源:戏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惊梦》  昆曲  地方戏曲艺术  中国  表演艺术 
描述:十年一
感受硅谷()
作者:赵雪芹  来源:今日电子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模拟技术供应商  科利登系统公司  CEVA公司 
描述:个人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市场。该公司还特别为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器材及测试和测量设备提供各种专门的解决方案。电源管理技术和放大器两大产品的营业额占其总收入的一半。根据iSupply 市场资料显示,该公司2003年在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以高达12.5%的市场占有率居于榜首。其领先的微型封装技术Micro SMD 及Microfil 也广受客户赞誉。在刚刚结束的2004年,该公司共获得 221 项专利,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美国国家半导体董事长兼总裁Brian L. Halla先生认为,随着创新模拟技术的应用和无限/ 无线连结的网络的发展,未来将进入个人消费科技(Personal Technology)的PT时代,庞大的个人消费市场需求将是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Brian 说,自1970 年以来,电子产业经历了由...
宋词疑义
作者:吴承学 李婵娟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邦彦  “柳阴直”  晏几道  “两重心字” 
描述:周邦彦《兰陵王.柳》和晏几道《临江仙.后楼台》这两首词脍炙人口,但“柳阴直”和“两重心字罗衣”这两句如何理解,历来看法不一。本文通过考证,认为“柳阴直”之“直”乃“长”之义,“两重心字罗衣”是指绣
蔡楠
作者:蔡楠  来源:牡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山  服务员  县城  歌舞  家乡  罂粟  老师  潘金莲  银行卡  足疗 
描述:蔡楠
赵孟頫书法研究
作者:黄惇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孟  书法研究  小楷  黄素  内景  董其昌  高丽  李齐贤  审美倾向  虞集 
描述:一、赵孟頫小楷与东晋杨羲《黄素黄庭内景经》赵盂頫小楷在三十三岁时曾用功于钟繇,在《哀鲜于伯几》诗中称:“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今存其为鲜于枢书先君墓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大德二年(1298年)元成宗曾召病休
李浩短篇
作者:李浩  来源:红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父亲  月亮  拖拉机  死亡  离开  医院  树梢  男人  地上 
描述:九月的一个晚上九月的一个晚一上,就像书上写的那样,树梢上挂着一枚冰冷的月亮。就像书上写的那样,一只鸟从一棵树上飞走,在闪着白光的地上投下了影子。晚上的田野也像书上已经写过的,包括村子,通向村子的路,包括那些匆匆的行人。这样说吧,从表面上看,九月
论冯梦龙改本《风流
作者:李红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流  《牡丹亭》  冯梦龙  主题思想  文学性  改编本 
描述:《牡丹亭》曾在晚明引起“家传户诵”的轰动效应。其美妙的语言、奇幻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而韵律不协的缺陷又令人深感遗憾。为使它能完美地呈现于舞台,一些曲家纷纷举笔,对之进行窜正改写。冯梦龙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简化情节、调整结构、删改曲白等方式,对原作
姹紫嫣红牡丹
作者:林金环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中国  昆曲艺术  艺术风格 
描述:姹紫嫣红牡丹
《娇红记》研究
作者:丁烨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通俗类书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本文将七种明代通俗类书中的《娇红记》小说分成三个 系统,并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娇红记》的“反封建”说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并将孟称舜的《娇红记》与《西厢记》、《牡丹亭》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