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1)
报纸(475)
会议论文(17)
学位论文(14)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8)
地方文献 (32)
地方风物 (31)
非遗保护 (18)
才乡教育 (14)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2(133)
2011(115)
2010(70)
2009(64)
2008(45)
2004(28)
2002(12)
2000(10)
1997(11)
1996(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31)
江西教育(6)
江西社会科学(3)
中州今古(2)
学苑教育(2)
农村发展论丛(1)
商场现代化(1)
经济论坛(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高校理论战线(1)
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作者:田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书院  书院教育 
描述:说明陆九渊所经营的槐堂书屋及象山精舍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书院。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书香家世、官方持续恪守的“重文”政策、理学传承与发展的需求构成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作者:子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四川社会  书院  中国古代  巴蜀  经济文化  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  举子  士子 
描述:兴学"。
横渠书院的前世今生
作者:田晓光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  横渠  书院  眉县  关学  重庆涪陵  父亲  创始人  故里  王安石变法 
描述:。因此,全家便定居在眉县横渠镇,张载入该镇崇寿书院就读,并随邠人焦寅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黄晓涛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承  传承  发展  发展 
描述:《牡丹亭》在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的努力让古老的昆曲和现代理念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不仅使昆曲重获新生,还吸引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众多观众的青睐。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抚州文化产业
作者:谭海斌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比较优势  抚州市  贯彻落实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重要举措  发展  六中全会精神  汤显祖  历史名人 
描述: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抚州市委发出了建设殷实、文明、和谐幸福抚州的号召,发展文化产业对实现以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
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及生存现状的思考
作者:朱家骏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抚州地区  抚州地区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  发展  发展  江西  江西  江浙地区  江浙地区  新中国  新中国  思考  思考 
描述:一、抚州采茶戏的概述与发展抚州是最早出现江南戏曲的地方之一。南方戏曲,以"永嘉杂剧"(南宋时期产生在温州一带。轻柔婉转的南方曲调)为始祖,后经由移民而传入江西。清代初期,"二黄腔"开始在江浙地区
白鹿洞书院
作者:暂无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庐山国学  江州刺史  陆象山  王阳明  隐居  讲学  朱熹 
描述: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于是声名大振。以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作者:冯斐 陈直 李海珍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贵生书院的前厅古树繁茂,绿荫遮天。 汤显祖墨迹刻在石碑上。 贵生书院内立着汤显祖的雕像。 文/记者冯斐 通讯员陈直 李海珍 图/记者张锋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
《北宋书院研究》序
作者:胡青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北宋书院  学术思想  教学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  教育功能  教师群体  教育机构  举办者  李觏 
描述:术思想的发展书院与教师群体、书院
从《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中西戏剧冲突
作者:乔慧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西戏剧冲突产生  中西戏剧冲突产生  发展  发展  结局  结局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 
描述:通过对《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冲突的比较,揭示出戏剧冲突产生、发展和结局与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