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能否孵化出大师
-
作者:李承贵 来源:新华月报(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孵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国学热 张岱年 季羡林 任继愈 陆九渊
-
描述:们自然而然地去想:以后的大师,会不会由书院来“孵化”?
-
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本意应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
作者:谢兴萍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家乐 发展 农民 增收
-
描述: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策,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我国近年来农家乐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当充分肯定,但近年来全国农家乐发展人们认识不一,本文就此谈谈对农家乐
-
明清文人与昆曲发展三探
-
作者:刘红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文人 昆曲 发展 推动 文人士大夫 知识分子 魏良辅 昆山腔 家班 汤显祖
-
描述:明清知识分子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提高了对民间文艺的认识,不少文人热爱昆曲,视之为寄托情志的载体和施展才华的媒介,文人士大夫对昆曲的喜爱,推动了昆曲的兴盛发展,使昆曲在艺术上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
-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
-
作者:郭齐家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学 古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 陆九渊 朱熹 讲学 学术研究 学生 讲会制度 官学
-
描述:有所改变,又一次出现学派争鸣的局面,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基地。宋初,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当时出现的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
-
古代书院文化略窥
-
作者:王建强 伍进平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古代 教育组织形式 《玉海》 文化史 王应麟 后发展
-
描述:书院,堪称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原意是指一圈矮墙围起来的藏书之所。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作过解释:院者,周垣也,后发展成为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
-
王安石找到了生花笔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家 文学家 先生 先生 老师 老师 书院 书院 读书 读书 文章 文章 思潮 思潮
-
描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过了几年,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笔都写秃了,仪剩一支。一天深夜。突然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他高兴得跳起来,大喊:“我找到了!”
-
兴鲁书院:难见昔日风采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锈花楼外景
□文/图晚报记者陈洪明汪红春
核心提示
这里,有着800多年的风雨沧桑,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先后在此讲学;才子之乡,人才辈出,它功不可没。这里,曾是衙门府邸、古代女子的闺房,庄严、神秘结合在一起;300年来,在它周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衙门被毁、考棚被拆、新学
-
李觏以“礼”论为基石的书院教育思想
-
作者:李劲松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盱江书院 盱江书院 “礼”教下于庶民 “礼”教下于庶民
-
描述:于礼也问题的争论当中,这一北宋书院教育史最重要的公案使得李觏与胡瑗以及后世理学家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理论分歧更为明显。
-
书中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发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亚历山大 地球 花生种子 周长 故事 书院 江西 毛笔 使用方法
-
描述:少年王安石寻求生花笔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
兴鲁坊路与兴鲁书院:杨友祥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兴鲁坊的命名源自于它北侧的古代著名学校――兴鲁书院。在兴鲁书院的遗址上,现在办有临川区实验小学和临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