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0)
报纸(292)
学位论文(30)
图书(28)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42)
地方文献 (117)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5)
宗教集要 (13)
才乡教育 (11)
地方风物 (8)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83)
2011(80)
2009(60)
2007(46)
2004(30)
2002(10)
2000(13)
1997(18)
1996(22)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江西社会科学(7)
江西教育(6)
文史杂志(5)
中州今古(2)
学苑教育(2)
高校理论战线(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
新华月报(上半月)(1)
农村发展论丛(1)
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作者:子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四川社会  书院  中国古代  巴蜀  经济文化  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  举子  士子 
描述:兴学"。
周代狩猎文化述略
作者:黄琳斌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狩猎文化  《诗经》  《周礼  周人  周宣王  狩猎诗  吕思勉  社会生活  环境保护观念  自然地理环境 
描述:人的狩猎活动,其中有13首诗直接涉及狩猎,它们分别是《国风·周南·兔》、《召南·野有死麇》、《召南·驺虞》、《郑风·叔于田》、《郑风·大叔于田》、《郑风·女曰鸡鸣》、《齐风·还》、《齐风·卢令》、《齐风·猗嗟》、《秦风·驷■》、《小雅·车攻》和《小雅·吉日》,而直接描述农田生产的诗篇仅8首;此外,《豳风·七月》涉及耕田、狩猎、蚕桑、酿酒等生产生活各个部门。从数量上看,狩猎诗比农事诗占较大的优势。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固然不能简单地从这个数量对比中断定狩猎在周代经济生活中唱主角,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周人对狩猎的重视程度。再从这13首狩猎诗本身分析,其主人公涉及天子、诸候、士大夫和庶民等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其感情倾向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狩猎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猎手技艺之高超、田猎场面之盛大不断受到赞美,可见...
品茶——“开门七件事”文化札记之六
作者:王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王安石  封建士子  外物  理财家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  卢仝  功用  林语堂 
描述:料。然而,止渴仅仅是茶的一种物理功用,它更深
说米——“开门七件事”文化札记之二
作者:王建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小米  粟米  五谷  谷米  《周礼  顺应四时  食土  食气  炒米 
描述:《说文解字·米部》:“米,粟实也。”粟,即今天所说的小米。但是米并不单指小米,《周礼·地官·舍人》云:“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贾公彦疏解说:“黍稷稻粱蓏大豆六者,皆有米。”这便是所谓的“六米”。而如今一般说到米则主要是指稻米、小米、黄米等等。 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浙江省余
愉悦地走近经典:评《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丛书》第三辑
作者:明晓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中国  牡丹亭  西厢记  桃花扇  丛书  经典  长生殿  爱情模式  当今社会  阅读时间 
描述:印象中,关于国人阅读情况的调查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见诸媒体,而每一次的结果都不那么乐观。国人每年的阅读时间、阅读量,较之欧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还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从阅读对象的选择来看,也以那些内容浅显、容易咀嚼的"快餐"为主,表现出一种短、平、快的阅读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社会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