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
作者:田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书院 书院教育
-
描述:说明陆九渊所经营的槐堂书屋及象山精舍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书院。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书香家世、官方持续恪守的“重文”政策、理学传承与发展的需求构成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
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
作者:子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四川社会 书院 中国古代 巴蜀 经济文化 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 举子 士子
-
描述:兴学"。
-
横渠书院的前世今生
-
作者:田晓光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 横渠 书院 眉县 关学 重庆涪陵 父亲 创始人 故里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因此,全家便定居在眉县横渠镇,张载入该镇崇寿书院就读,并随邠人焦寅
-
白鹿洞书院
-
作者:暂无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庐山国学 江州刺史 陆象山 王阳明 隐居 讲学 朱熹
-
描述: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于是声名大振。以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
-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
作者:冯斐 陈直 李海珍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贵生书院的前厅古树繁茂,绿荫遮天。
汤显祖墨迹刻在石碑上。
贵生书院内立着汤显祖的雕像。
文/记者冯斐 通讯员陈直 李海珍 图/记者张锋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
-
《北宋书院研究》序
-
作者:胡青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北宋书院 学术思想 教学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 教育功能 教师群体 教育机构 举办者 李觏
-
描述:术思想的发展、书院与教师群体、书院与
-
心外无法 通玄峰顶
-
作者:陈世和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中国文化 赤松 破山海明 临济宗 宁波天童 贵州大学 秉笔直书 书院 大树枝
-
描述:定,且将簌簌的寒风化臻于无形。风去,无痕。瘦石临池,亭阁依然,几树重影
-
论罗汝芳书院教师角色演变及其现代启示
-
作者:黄漫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书院教师 角色
-
描述:明中后期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一个时期,而书院教师无疑是这一时期弘扬思想和传播学术的主力军。文章以独特视角探讨了以明儒罗汝芳为代表的书院教师角色演变的过程,并提出了对当今教师角色扮演
-
明初朱子学研究
-
作者:郭锋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初朱子学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胡居仁 陈献章
-
描述:,显现出明初理学的真实面貌和发展内在理路,为理解理学的转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在明初,程朱理学被独尊及南北学风相互激荡的格局下,理学发展一方面受到朱子学的束缚,不敢逾越;另一方面,明初许多理学家
-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
-
作者:柳延延 来源:杂文选刊(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高等教育 电视节目 教育问题 择校 普林斯顿 学习 兴趣 中国 接受
-
描述:”能够择到外国去,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为,大多数没钱、没权送子女出国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了,它表明今天从上到下对中国教育的失望。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我一介书生不敢奢谈,它太过复杂,是个系统工程。我这里想谈的是一个让我无法释怀的问题,看来也无望解决。读者诸君,你们发现没有,今天中国反映现代人生活的电视剧中凡有儿童的画面,都是在做作业。家长看到放学回家的孩子,说的话都是:“快去做作业。”虽然大多数电视剧粗制滥造,在对这一现象的表现上却直面了现实。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业无可厚非,可孩子不是机器,而是需要加倍呵护的小人儿。“加倍呵护”也主要不是好吃好穿,汽车接送。我曾读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清儒陈澧在《东塾读书记》里对“加倍呵护”的点评:“教小儿,亦当使其常有喜悦意。不然,彼不好学矣。”同时还必须“早放学,使得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