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
作者:田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书院 书院教育
-
描述:说明陆九渊所经营的槐堂书屋及象山精舍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书院。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书香家世、官方持续恪守的“重文”政策、理学传承与发展的需求构成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
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
作者:子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四川社会 书院 中国古代 巴蜀 经济文化 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 举子 士子
-
描述:兴学"。
-
横渠书院的前世今生
-
作者:田晓光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 横渠 书院 眉县 关学 重庆涪陵 父亲 创始人 故里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因此,全家便定居在眉县横渠镇,张载入该镇崇寿书院就读,并随邠人焦寅
-
从周礼看如何认识制度的历史局限
-
作者:刘文瑞 来源:新远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重大意义 制度 儒家 历史局限性 管理思想史 管理体系 王国维 周公
-
描述:为历
-
白鹿洞书院
-
作者:暂无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庐山国学 江州刺史 陆象山 王阳明 隐居 讲学 朱熹
-
描述: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于是声名大振。以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
-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
作者:冯斐 陈直 李海珍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贵生书院的前厅古树繁茂,绿荫遮天。
汤显祖墨迹刻在石碑上。
贵生书院内立着汤显祖的雕像。
文/记者冯斐 通讯员陈直 李海珍 图/记者张锋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
-
《北宋书院研究》序
-
作者:胡青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北宋书院 学术思想 教学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 教育功能 教师群体 教育机构 举办者 李觏
-
描述:术思想的发展、书院与教师群体、书院与
-
古代的上访制度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访 古代 《周礼》 皇帝 中央 法律
-
描述:程序后,或者官员都不受理时,才可以敲登闻鼓向皇帝直诉。如果向皇帝“越级上访”,那么也构成越诉。拦轿申冤叫做“邀车驾”,属于“越诉”,唐代法律规定笞四十。明朝法律规定:告状者冲入皇帝仪仗,就可判死刑。随着京控者越来越多,明清两朝应对京控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明朝晚期每一朝皇帝都会出台严控京控的新政策。清朝规定,上访者只可敲设于都察院和步军统领衙门之外的“鸣冤鼓”,但不允许“邀车驾直诉”。 车辆左右行驶的由来 车辆一般靠右行驶,它起源于欧洲大陆规定当时军人和军队一律靠右侧行走。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军人都是左手持盾牌,右手执矛和剑,实行靠右侧行走的规定,双方在路上相遇时,可以从对方持盾牌的一侧走过,避免冲突和误会。后来,这项规定专用于交通上,并一直沿用下来。有趣的是,在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车辆不是靠右侧而是靠左侧行驶。
-
心外无法 通玄峰顶
-
作者:陈世和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中国文化 赤松 破山海明 临济宗 宁波天童 贵州大学 秉笔直书 书院 大树枝
-
描述:定,且将簌簌的寒风化臻于无形。风去,无痕。瘦石临池,亭阁依然,几树重影
-
制度不应是“校园魔术”
-
作者:贾宪章 来源:学校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制度 管理者 教职工代表大会 魔术 校长 教师成长 老教师 分门别类 保健 体检
-
描述:新学期开始了,经过一番"体检"和"保健",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庄严的程序,又到了各类校园制度重新亮相的"例行时刻",无论是分门别类地制成牌匾"重新上墙",还是不厌其繁地"重新成册",或者是反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