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报纸(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2)
2012(2)
1999(1)
1994(1)
1992(1)
按来源分组
明清小说研究(1)
鄞州日报(1)
齐鲁晚报(1)
黄石日报(1)
其它(1)
人文杂志(1)
历史研究(1)
兰州学刊(1)
虞集乡里
作者:邓锡斌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乡里  思想  诗文 
描述:础的生平研究资料及考证依据。
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
作者:王棣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书手  乡村基层组织  两税法  赋税征收方式  乡村管理体制  乡村基层政权  《太平寰宇记》  乡里  乡村社会  唐五代 
描述:宋代的乡既不是一级基层行政政权或行政区划,也不是里的上级行政机构,而是县以下的一级财政区划。乡、里并不存在统属关系,它们有时重叠,有时独立。乡建制的这种变化是由于两税法以来赋税征收方式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而引起的。乡作为单一财政区划的出现,是唐宋之际社会经济转型期重构乡村基层组织的产物。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
作者:臧知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里制度  《周礼》  春秋时代  宗族  地方行政  《左传》  包山楚简  基层政权  血缘关系  战国时代 
描述: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臧知非苏州大学历史系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变动
王安石保甲法研究:以兵制和乡里制度的变革为视角
作者: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保甲法  军事制度  乡村控制 
描述: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保甲法施行之前的社会背景,保甲法实施的目的和效果,保甲法最终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以期能在一个较为客观和新颖的角度上探明王安石保甲法的真貌,并借鉴其在军事管理和地方控制方面的优秀思想为今所用。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文章分为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宋神宗之前的军事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入手,简要的概括这两者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其出现的弊端,即催生保甲法的现实背景;第二部分文章从保甲法创立之初的矛盾焦点入手,进而探求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立法宗旨,明晰宋神宗和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初衷和目的;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保甲法的实施模式、推行过程和实施效果,力求探明保甲法在北宋军事制度和乡村治安管理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成效,即保甲法的积极因素方面;第四部分是本文对保甲法最终被罢废的原因的一点思考,立法方面的硬伤和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保甲法不得善终,但是保甲法中关于兵制改革和乡村控制的一些措施,被宋后的多个朝代所沿用,保甲法中所蕴含的乡村控制思想和“寓兵于农、军民结合”的军事思想,使其在乡村组织和军事方面也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外引项目内助学子王英隧洞村商会享誉乡里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阳新县王英镇隧洞村充分发挥商会桥梁作用,外引项目,内助学子,到5月上旬,已有16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开发,13名贫困学子得到及时救助,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隧洞村是一个库区村,过去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为早日改变这一现状,人们纷纷外出谋事创业。通过在外长期打
“长寿明星姥姥是俺全家的宝”茌平王相德夫妇孝行感动乡里,1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相德夫妻俩扶着105岁的姥娘出门。本报记者刘云菲摄 本报记者刘云菲本报通讯员李小燕 在聊城茌平县邮政局家属院,现年57岁的王相德在母亲9年前去世后,就和老伴司爱红一起把姥姥刘洪兰接到家中照顾,在外孙和外孙媳妇的悉心照顾下,已经105岁高龄的刘洪兰老人身体挺棒,不仅是家里的“老宝贝
浙商巾帼爱洒乡里——记宁波南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晓玲
作者:图左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浙商巾帼爱洒乡里——记宁波南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晓玲
邓志谟乡里、字号、生年探考:《邓志谟考论》之一
作者:吴圣昔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仁县  邓志谟  生年  中国通俗小说  竹溪  探考  汤显祖  江西  地方志  自署 
描述:至于其它,则几乎都语焉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