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8)
报纸(9)
学位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3)
地方文献 (6)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3(12)
2012(8)
2010(7)
1998(7)
1993(4)
1992(3)
1988(6)
198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小说评论(2)
当代文坛(2)
中国档案(2)
牡丹江大学学报(1)
河南电大(1)
新闻爱好者(1)
北京社会科学(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前线(1)
乡土澄正气 风雨助宏才——访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金黎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  作家  四言诗  住宅  太阳  稿纸 
描述:今年3月,我有幸拜识了当代著名作刘绍棠,那日下午,春风指面。太阳西斜。我们一行6人来到刘绍棠先生的住宅,只见门上贴着一页稿纸。上面有刘绍棠先生亲笔写的十余行四言诗句,且排列整齐,诗尾有刘绍棠先生的署名和日期。诗云:
刘绍棠的辩证思维与他的文学创作
作者:栾保俊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的辩证思维与他的文学创作
论刘绍棠的创作
作者:栾保俊  来源:上海小说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小说  中国 
描述:论刘绍棠的创作
道教对汤显祖生平和创作的影响
作者:朱宇炎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教思想  《牡丹亭》  吕洞宾  《邯郸记》  《阴符经》  “临川四梦”  玉茗堂四梦  文学创作  太常寺 
描述: 在明代剧坛上,江南才子汤显祖以他的一部《牡丹亭》赢得了众多佳人才子的倾倒,从而独领风骚数百年。《牡丹亭》作为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曾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几令《西厢》减价”,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自不待言,它奠定了汤显祖作为一代剧坛巨匠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此外,汤显祖还以他的《玉茗堂四梦》和篇帙
洪昇文学思想初探
作者:孙京荣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思想  《长生殿》  戏曲创作  《牡丹亭》  文学创作  洪昇  艺术个性  汤显祖  表演理论  市民意识 
描述:的主张。不难看出,洪尽管以戏曲创作而闻名。但他的文学思想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寸忱
作者:刘绍棠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共产党员  乡土文学作品  “双百”方针  革命理想主义  乡土小说  革命浪漫主义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文学创作 
描述:寸忱刘绍棠我自中风左瘫以来,才每天写日记,记的是养病服药,创作日志,电、信往还,访客名氏,参政开会,社会活动……1995年元旦到来之际,我翻阅1994年的300页日记,粗略统计全年的工作量:参政开会和社会活动40余次,接待访客七百多人次,亲笔复信50...
汤显祖自由人格初探
作者:孙爱玲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自由人格  文学创作  自由精神  文学家  精神自由  人格内涵  《邯郸记》  自由本质  艺术人格 
描述:展的意蕴.明代伟大文学家汤显祖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在汤显祖人格内涵中,有对体现传统美德的伦理人格理想的追求,有对代表时代新精神的自然人格理想的践履,而他在人格价值指向上,对自由人格的执着追寻与探求,则表明他人格内涵中具有着超越时代、指向未来的深沉意蕴.
新时期应是文学的繁盛期
作者:刘玉贤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时期  历史时期  文学创作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繁盛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方文学  作家创作  社会生活  俗文学 
描述:文学的繁盛期一般出现在这样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剧变触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几乎使人人都成了悲喜交集的剧中人,使人人都成了躁虑不安的思想者,使人人都成了情感激荡的准诗人.这样的历史时期多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期.这样典型的历史时期,在欧洲,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我国是“五四”时期.
浅析苏轼的旷达
作者:王其垲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儒内道  苏轼  王安石  文学创作  苏拭  北宋中叶  诗文革新运动  文学理论  激烈的竞争  政治操守 
描述:即在政治上,他主要取儒家经时济世的入世态度:以国计民生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刚正不阿,独立不依,激流勇进,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在人生态度上,则主要取佛道超然物外的虚无态度:随遇而安,随缘自适.这种外儒内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对他综合影响的结果,也是苏轼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之后自我舍取的结果.我以为,这种舍取是积极的,成功的.它不仅成为苏轼在北宋中叶激烈的竞争和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也应该是他在文学上取得如此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京秋访绍棠
作者:毛建平  来源:当代护士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刘绍棠  当代护士  自我保健  长篇小说  南丁格尔  乡土文学  研究会  社会主义文学  山水文化 
描述:作吗?最近,笔者带着十分崇敬和关注的心情专程拜访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