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4)
报纸(128)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8)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71)
2013(16)
2012(31)
2008(18)
2007(17)
2005(16)
2004(13)
1987(11)
1982(4)
按来源分组
小学教学研究(2)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小学德育(1)
邯郸晚报(1)
南国都市报(1)
东方烟草网(1)
梅州日报(1)
常德日报(1)
东莞日报(1)
舟山日报(1)
作家们的写作习惯
作者:马玉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习惯  “冷处理”  作家  刘绍棠  提纲  稿纸  抄写 
描述:行第二次“冷处理”。再过一些时间,他又把扔在一边的稿子捡起来,将它工工整整抄写在方格稿纸上。这一遍抄得十分整洁,不涂不改,不勾不划,更无丢字错字现象。[第一段]
咱们班的“三剑客”
作者:朱嘉伦  来源:作文大王(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音乐课  长标志  女生  恶心  习惯  历史悠久  同学  黄松  体育课 
描述:咱们班的“三剑客”
轻闲
作者:胡庆军  来源:求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白居易  欧阳修  诗作  皎然  郑谷  苏轼  陆游 
描述:落钓船”。白居易的“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欧阳修的“无穷兴味闲中得”。牟融的“黄金难买一生闲”等等。无不是咏轻闲的丽诗佳句。[第一段]
《牡丹亭》“声腔”述论
作者:蔡孟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本文拟概述《牡丹亭》「声腔」产生之因缘,并针对《牡丹亭》为弋阳、宜黄等腔而作之说法提出质疑,进而就万历前后曲坛声腔之消长态势,当时昆伶唱演《牡丹亭》之事实与海盐、昆山谱腔规律之异同诸端予以辨析
《牡丹亭》中的“情”
作者:刘方政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与理  情与理  功名事业  功名事业 
描述:《牡丹亭》是一曲“情”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梦情”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情”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杜宝、柳梦梅等人以对情的无知为代价所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名事业而已。
菜名
作者:杨齐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菜名  《周礼》  中国人  羊羔  莱肴  食谱  米饭  猪油 
描述:菜名
题壁诗
作者:李秉鉴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诗  诗歌  苏轼  白居易  李东阳  元稹  自然  扬州  保护  晏殊 
描述:题壁诗
瓜田李下“避嫌”
作者:田荣  来源:江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娱乐场所  王安石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亲属  书评  文物鉴定  公安部门  苏辙  专家 
描述: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单士元先生是个文物痴,但却从不收藏文物。他对人:“干我们这一行的定下了一条清规戒律,如果你是考古专家,又收藏文物,那就说不清楚了。”为了“避嫌”,他也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
“花”
作者:吴建南  来源:小学生导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歇后语  诗歌  成语  谚语  古代诗人  绕口令  王安石  花果山  口吃病  矫正器 
描述:波波:春天来了,百花争艳!“花”是人人喜爱的。古代诗人有许多吟诵“花”的诗歌,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含“花”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诗词吧!萍萍:好!成语有“花枝招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辨析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格物致知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