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5)
报纸(130)
图书(26)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5)
地方风物 (21)
地方文献 (18)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
2011(42)
2009(20)
2008(25)
2006(9)
2005(16)
2000(7)
1999(7)
1997(7)
1987(5)
按来源分组
解放日报(3)
天台报(1)
文化市场(1)
申江服务导报(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
地质出版社(1)
地质论评(1)
中国科学教育(1)
中国水产(1)
兰州学刊(1)
《诗经》水滨恋歌探微:兼论《诗经》“”意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董雪静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周礼    恋歌 
描述:《诗经》恋歌中大量发生在水滨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周代婚恋生活的独特景象。《周礼》所规定的男女仲春之会是这类民歌产生的现实背景,而先民的尚子观念与临水祓禊习俗则是其内在的社会历史渊源。《诗经》水滨恋歌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周代化礼成俗对当时社会婚恋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以相山矿田为例
作者:邵飞 徐恒力  来源:地质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岩石  研究  铀矿床  成矿规律  研究 
描述:-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以相山矿田为例
灵山源-布衣
作者:颜长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吕惠卿  布衣  乡土文化  王安石变法  凄美  苏东坡    感悟  海滨 
描述:我总把灵源山奉若仪态万方的神尊,不仅因为它积淀着海滨邹鲁深厚的底蕴,曾填补过我心中一小片乡土文化的空白.还缘于浸寻深秋的山坳疏林时,探迹林知之墓,才憬然感悟一缕戢影凄美的魂魄,千百年来,就这么寂寂地苍绿着一脉永恒的山水.
响泉论
作者:周柱铨  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描述:响泉论
齐鲁
作者:张桂林  来源:齐鲁书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山东省 
描述:齐鲁
史空间
作者:暂无 来源:爱乐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史空间
古诗中读出的“品”
作者:刘娥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活多变  精神品格  王安石  白居易  读出  人品  唐代  流注  黄河  智者 
描述:人有人品,有水品。从白居易的《湖亭晚望残》"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我们读出的是的灵活多变,可以"护田将绿绕"(王安石),还可以是江河湖海溪潭,
刘衡:直立行走的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妇女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衡,《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她是成千上万被打成右派中绝不承认自己是右派的人中的一个。2009年2月,刘衡去世,享年87岁。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微笑,眼睛看得见未来。” ■“我是一块瀑布,有着奔腾的水势,我要流我要响,谁也阻挡不住……” “我是一块瀑布,有着奔腾的水势,我要流我要响,谁也阻
退休教师护水塘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6岁的退休教师邹成久家住淮南市田家庵区岭南村望冲生产大队。望冲大队136户人家,大部分青壮年村民都在外面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和孩子,村里的路坏了无人修,晴天一身灰、雨天泥滚泥,村民苦不堪言。老人向村里要了石渣,带领村里10多名妇女将路铺平,从此,孩子们再也不为上学路难走发愁。 由于村里打工
老少护绿队
作者:暂无 来源:邯郸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复兴区518社区活跃着一支“老少护绿队”,队员由老年志愿者和红领巾少儿组成,他们义务维护着社区的花草树木,给社区居民带来了翠绿和芬芳。 本报记者柴振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