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2)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2
(1)
2011
(1)
2010
(2)
2008
(3)
2007
(1)
2005
(1)
2002
(1)
1996
(1)
1995
(1)
按来源分组
艺术百家
(3)
华夏文化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
兰台世界(下半月)
(1)
黄钟
(1)
文艺评论
(1)
文学前沿
(1)
艺术探索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其它
(1)
相关搜索词
辨析
周礼
大司乐
瞽史
儒家学派
传统文献材料
夷夏之辨
大师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乐官】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西周
乐官
非1463人
作者:
邱云飞
郭珂
来源:
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乐官
儒家学派
《周礼》
描述:
长期以来音乐界依传世《周礼》为据,认为西周
乐官
人数是1463人,事实上只是儒家学派虚拟的数字。
四夷
乐官
与夷夏之辨——《周礼》
乐官
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
张国安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
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描述:
周代宫廷设立四夷
乐官
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
乐官
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
张国安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描述:
《周礼》以
乐官
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
乐官
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