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李贽对义理史学的系统批判
-
作者:钱茂伟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 史学 李贽 袁中道 王安石 历史人物评价 是非标准 童心说 伦理道德 忠孝节义
-
描述:论李贽对义理史学的系统批判
-
李觏《易论》思想研究
-
作者:李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易论 义理
-
描述: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易论》十三篇的研究来了解李觏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北宋易学解易的特征,是北宋易学的引领者之一,促进了易学从象数易学到义理易学的转型,并且抛弃了魏晋时期王包含玄学
-
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
作者:杨祖汉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
作者:张国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 象 辞 辞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
描述:现状
吴澄号称草庐先生,是元代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与当时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元人有“北许南吴”之称。吴澄的易学既言象数又言义理。他的象数思想主要见于《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义理
-
李觏易学思想管窥
-
作者:张克伟 杨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易学 易学 周易 周易 义理 义理
-
描述:李觏所著《易论》十三篇 ,不仅标示出宋代易学义理之端绪 ,且反映出其坚持自身的学术个性及提倡以《周易》阐扬儒家学理的用心所在。李觏之易学重经世、重人事。他治《易》不徒托空言 ,将学《易》、解《易
-
从《易泛论》看王安石《易》学的训诂特色
-
作者:杨倩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泛论》 《周易》 义理 训诂
-
描述: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
王安石《字说》说解字义的特点和以“会意”说解字义的原因
-
作者:黄建荣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字义 会意 义理 经世致用
-
描述: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
发现“王学”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字学史”初论
-
作者:杨天保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学 字学 宋学 选举社会 义理
-
描述:“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学”堪称“王学”主脉。
-
发现“王学”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字学史”初论
-
作者:杨天保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学 字学 宋学 选举社会 义理
-
描述:“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学”堪称“王学”主脉。
-
李觏易学视野下的经世之学
-
作者:崔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学 易学 象数 象数 义理 义理 经世之学 经世之学 政道 政道 治道 治道 王道愿景 王道愿景
-
描述:的研究途径与方法有:第一,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立足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来阐发李觏易学视野下的经世之学。第二,基于易学专门之学的独特品格,自觉运用象数、义理有机结合的方法解读李觏的思想。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