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长生殿》与《牡丹亭》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
作者:云燕  来源: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剧情结构  剧情结构 
描述:《长生殿》作为明清传奇的杰作,继承发展了《牡丹亭》的情至思想。本文从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上讨论了二剧的关联性,并且比较了二剧在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方面的异同。
再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与主题思想
作者:王遂一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创作时间  王安石变法  《宋史》  宋神宗  物资回收公司  熙宁  主题思想  《东京梦华录》 
描述:一、从《宋史》张择行传推测张择端可能与张择行有家族关系,以及张择端游学京师后习绘事可能同张择行仕途风波有所关连;二、进一步阐述了“清”图作于熙宁八年前后并隐含政治色彩的观点。
从“牡丹亭”看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作者:郭汉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牡丹亭”看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胡应麟诗集浅析
作者:宋媛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诗集  胡应麟诗集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胡应麟一生著作丰厚,在文献学、史学和文学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然而,他的诗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试以《少室山房集》的诗集部分(卷一至卷八十)为基础,结合其创作的背景,探讨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并归纳其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爱欲与"文明"的冲突——《牡丹亭》与《西厢记》主题思想之比较
作者:韩彬  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以情反理  以情反理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这部爱情剧表现的依然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但又有其崭新的思想内容,它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以情反理,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充分体现了汤显祖以情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王安石《明妃曲》主题思想简说
作者:姚效先  来源:开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明妃曲》主题思想简说
论冯梦龙改本《风流梦》
作者:李红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流梦》  《牡丹亭》  冯梦龙  主题思想  文学性  改编本 
描述:《牡丹亭》曾在晚明引起“家传户诵”的轰动效应。其美妙的语言、奇幻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而韵律不协的缺陷又令人深感遗憾。为使它能完美地呈现于舞台,一些曲家纷纷举笔,对之进行窜正改写。冯梦龙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简化情节、调整结构、删改曲白等方式,对原作
《牡丹亭》说“情”
作者:郑沁仪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欲  至情  主题思想  成因 
描述:本文从对《牡丹亭》的“情”的不同解读出发,挖掘出作品中之“情”实为“情欲”,而非“爱情”,同时从作者汤显祖的“至情”观出发探究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成因。
《长生殿》主题的深层意蕴和现实意义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深层意蕴  现实意义  兴亡之感  杨玉环  洪升  双重主题说  《牡丹亭》  《桃花扇》  主题思想 
描述: 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看,我同意双重主题说,不同意主题分裂论。 这双重主题一是家国兴亡之感,一是儿女离合之情。至于谁是主,谁是次?谁是借,谁是寓?见仁见智,可以争论。比之《桃花扇
意趣论对明代戏曲理论的影响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明代戏曲  绘画理论  主题思想  王维  芭蕉  现实世界  艺术形态  象外之象 
描述:“任何艺术形态均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生、发展和成熟的。因而亦就必然受其所孕生的文化精神的影响。”“意”、“趣”原是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源远而流长。明代戏曲理论家对它们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一是在实践上,写景绘情,以意境为最高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