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主体性”思想的道德教育的思考
-
作者:陈巧年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性 道德教育
-
描述:在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中,主体性是其基本要求,他非常注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这些道德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现代道德教育观念,促使
-
陆九渊“主体性”教育心理思想及现代价值
-
作者:黄勇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性 教育心理思想 借鉴
-
描述: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
象山成圣说与儒家革命精神——道德主体性的张扬
-
作者:苏洁 来源: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成圣论 革命精神 主体性
-
描述: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一说支撑着其整个心学体系,从道德修养而言这实质是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重视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因而造就其"人皆可成圣贤"的成圣观,法圣人变为做圣人,这种气质变化促成儒家革命精神
-
鉴赏的主体性与阅读期待
-
作者:张杰 来源:探索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期待 作品 西厢记 红楼梦 林黛玉 审美意识 牡丹亭 重新建构 艺术修养 宝玉
-
描述:走,黛玉“闷闷的,正欲回房”,却听到梨香院内
-
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
-
作者:左其福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观 唯情 本体性 主体性
-
描述:及情感内容与形式规范之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从而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文学理念。
-
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陆九渊“心即理”的伦理意蕴
-
作者:吴凡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伦理本性 主体性 规范性
-
描述:题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
培育学生主体性应是德育的攻坚方向
-
作者:夏佩瑶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需要 尊重学生 德育过程 学校德育 培育 道德修养 道德行为 学生主体性 道德情感 学生个性
-
描述: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面临的新课题,应该成为德育的攻坚方向。针对我的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做到
-
论陆九渊与罗杰斯“主体性”教学理念之趋同
-
作者:周立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性”教学 陆九渊 罗杰斯 相似处
-
描述:优秀文化,而且可以为研究现代主体性教学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中西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借鉴。
-
论陆九渊与罗杰斯"主体性"教学理念之趋同
-
作者:周立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性"教学 陆九渊 罗杰斯 相似处
-
描述: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中西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借鉴.
-
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
-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主观唯心论 陈白沙 王阳明 心外无物 杨慈湖 陆象山 中国哲学史 发展演变 主体性
-
描述: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张岱年北宋中期,二程讲学洛阳,提出“天者理也”,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明道(程颢)又说“只心便是天”,于是将天与理与心统一起来,表现了主观唯心论的倾向。伊川(程颐)论儒佛的异同,断言“释氏本心,吾儒本天”,将天与心对立起来,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