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
作者:吴兆军 杨国祥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老子 心学 道 自然
-
描述:象山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自然”作为参照,二者的哲学本质、形态、属性、功能和旨趣都迥然有异,总体而言,象山心学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老子思想为道家
-
曾公亮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李新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公亮 曾公亮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
描述:能成为所谓坚定的变法派。
-
短小精悍——《读孟尝君传》读后
-
作者:刘柏林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鸡鸣 读后 王安石 议论文 绝调 选拔任用 教育培养 对力 唐初魏征
-
描述:盗之雄”呢?我认为:他是有所为而作的。 为了推行新法,实现政治改革,王安石对人才是十分重视的。他在有名的《上仁宋皇帝言事书》中明确指出:“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他一方面就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
-
浅谈苏轼的“骂”与“谑”
-
作者:王路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骂” 王安石 雅谑 寓言 熙宁变法 东坡文 苏轼诗 居易 司马光
-
描述:的艺术特色之一。
-
未能报国惭书剑——漫话苏轼的人生观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王又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人生观 《庄子》 拍岸 吞吴 王安石 神宗
-
描述:“未能报国惭书剑”这句诗,是苏轼初入仕途,在凤翔任判官时写的。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四十开外了,而且经过了不堪回首的人世沧桑。但词中,豪气不减当年,仍然洋溢着“书剑报国”的气概。 苏轼少有大志。十岁时他母亲程氏教他读东汉史,他对因党锢之祸而为宦官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