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牡丹亭》中情、理、势“并露而周施”
-
作者:徐振贵 焦福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情 情 理 理 势 势 并露周施 并露周施
-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其创作主旨乃是歌颂至情战胜天理,这似乎已成为当前学界主流评论的共识。但本文认为,《牡丹亭》其实乃是情、理、势并露而周施,是儒释道三教既对立又日渐融合的大势所趋背景下的产物。
-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
浅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郭慧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特色 精神追求 精神追求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抒情色彩 抒情色彩
-
描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奠定了我国戏曲创作浪漫主义的基石。本文试从精神理想追求、艺术构思方法、抒情色彩等方面,谈谈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对比《牡丹亭》与《西厢记》中女主
-
作者:甘华莹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爱情 爱情 心理 心理
-
描述:剧中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感触、悸动及其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
-
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精神
-
作者:陈文俊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精神 精神
-
描述:《牡丹亭》以理想的"情"与现实的"理"的矛盾冲突,组织戏剧冲突,幻化出许多浪漫主义的情节。"惊心动魄"、"巧妙叠出",闪耀出理想的光辉,达到了"情真境幻意趣生"的艺术效果。《牡丹亭》是一部充满浪漫
-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情 情
-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
梦里梦外都是情:以《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比较研
-
作者:赵依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离魂 离魂 杜丽娘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崔莺莺 崔莺莺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张倩女 张倩女
-
描述:建科举时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故事;同是反封建礼教之作,甚至都用了梦幻描写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
从《牡丹亭》对《诗经》的接受看汤显祖的情教观
-
作者:李春芳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经 诗经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情教观 情教观 女教 女教 诗教 诗教 毛诗序 毛诗序 重要内容 重要内容 关雎 关雎
-
描述:。以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虚拟 虚拟 写意空间 写意空间
-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由《牡丹亭》浅析汤显祖的戏剧创作观
-
作者:刘康 赵义山 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主情 主情 借梦 借梦 成戏 成戏
-
描述:品。一部《牡丹亭》不仅奠定了汤显祖在明清戏曲史上无人可比的地位,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汤显祖的戏剧创作理念。本文试以《牡丹亭》为例,论述汤显祖的戏剧创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