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到古诗中去赏月
-
作者:张冬梅 来源:支部生活(山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 古诗 《周礼》 明月
-
描述:团圆之美;客居他乡的游子,抒发相思离别之痛……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就这样流传下来。
-
中秋赏月到四更
-
作者:月华 来源:民间文学(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密州 苏辙 丈夫 北迁 杭州 赏月 中秋 月初 王安石
-
描述:话说宋神宗熙宁七年的十月初,深秋的晨风吹凉了饯别的醇酒。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的苏轼,站在莲叶凋残的西子湖边,早已不见了"荷花夜开风露香"的景色。苏轼上路了,他是自己上书神宗请求调离杭州的。前不久他得知分别五年之久的胞弟苏辙在齐州掌书记任上,便陈情朝廷,乞求准予北迁外任。此
-
纸上中秋不觉浅
-
作者:孙凤山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 纸 幸福感 王安石 思念 诗句 明月 故乡
-
描述:其实,中秋逼近了,微笑有两个道理:一个是思念。思念远方的亲人,亲人健在,生活舒畅,平添了一份幸福感,月在心头已十分,微笑便油然而生。不像那一片一片的落叶,是天空飞向大地的吻,凋落在心头的是成熟的思绪
-
中秋
-
作者:暂无 来源:儿童与健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周礼》 节日 仲秋
-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
-
古人改诗趣事
-
作者:暂无 来源:辅导员(教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趣事 古人 诗 明月 王安石 家乡
-
描述:一 王安石看到一位友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不禁提笔改道:“明月空中照,黄犬卧花阴”。他自以为改得很恰当,实际倒是错了。原来友人的家乡有一种乌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
-
沈括:生不逢时去拼诗
-
作者:阿丁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国家图书馆 宋神宗 诗 王安石 领袖
-
描述:沈括,一个可向多领域劈腿的章鱼型人才。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沐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32岁中进士,三年后在大宋的国家图书馆谋了个职位。宋神宗时,王安石获最高领袖重用
-
“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诗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
-
中秋节赏中秋联
-
作者:缪士毅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民间传统节日 金圣叹 金山寺 下联 明末
-
描述:长老的对题,下联云“中秋八月中”。上下对仗严丝合缝,自然巧妙,堪称妙对。
-
中秋:“月亮代表我的心”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嫦娥奔月 任率英 作
描绘传统的民族佳节——中秋节的文化盛景,搬用这句颇含现代意味的歌词,真有不算般配之虑。但是仔细琢磨起来,这曲唱段却也能扣上古老的“天人合一”的节日主题,姑且这样吟咏吧。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按时令说,所以得名为中秋节,被国人视为团圆节和丰收节。据《
-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诗
-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