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98)
报纸(373)
学位论文(61)
会议论文(40)
图书(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43)
地方文献 (330)
地方风物 (67)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2(135)
2011(157)
2010(138)
2007(86)
2001(45)
2000(27)
1999(41)
1998(39)
1994(40)
1980(6)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4)
高校地质学报(3)
文学报(2)
人民文学(1)
商务印书馆(1)
小康(1)
民营视界(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红豆(1)
决策咨询(1)
刘绍棠五十年代短篇小说重读
作者:冯玫  来源:中国商界·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读  情感  人情美 
描述:通过对刘绍棠的早期小说的重读,笔者发现刘绍棠上个世界50年代的小说并不只是政治先行的得令文学,而是有和他后期的乡土文学一脉相承的特色。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三个人
作者:邢小利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忠实  赵树理  文学课  长篇小说  二年级  刘绍棠  短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  散文  汉语课本 
描述: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赵树理。赵树理可以说是陈忠实未见过面的文学启蒙老师。陈忠实读书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中学语文课进行改革,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汉语课本讲语法,陈忠实说这是他最厌烦的一门功课;文学课本收录的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
秋夜
作者:张力凡  来源:快乐作文(低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史籍记载  清明节  端午节  女儿节  “月” 
描述: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牡丹亭》的父与女
作者:邓琳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杜宝  杜宝 
描述:《牡丹亭》的杜丽娘是青春觉醒的少女;而杜宝不是与杜丽娘对立的反面人物,他是好官,也深爱女儿。他痛打柳梦梅、拒不认女,是出于阴差阳错的故事发展和他对理性的坚持,还源于父亲对女儿的微妙心理——女儿
《牡丹亭》的语气助词
作者:赵栋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气助词  汉语语法 
描述:古汉语到中古、近代直至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系统一直进行着调整,不断有新成员涌现出来,同时也有成员退出了历史舞台。
试论《牡丹亭》的情
作者:孙文静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论《牡丹亭》的情
从王安石变法得到的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史学界、学术理论界对王安石及其变法时间褒贬不一。梁启超则给予了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评价:“若乃于三代下求万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他对王安石的道德情操、学术修养和政治抱负给予了全面的高度肯定。 事实上,在梁启超的时代,中国已有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已经醒来,于是,王安石就被发掘成变法革新者的精神偶像。
论元杂剧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王兴君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王安石  王安石  形象  形象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和守内的政治结构下,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丑恶的、执拗的形象特征,对他的评价也是毁大于誉。现存与王安石有关的元杂剧也是采用褒苏贬王的模式,其原因是复杂的。
联语的历史人物
作者:陈正贤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联语  苏轼  武则天  对联  上联  杨贵妃  张良  王安石  韩信 
描述:的常常能将人物的生平事迹用寥寥数十字表达出来,所谓人生尽在一联,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周礼》的理想王国
作者:赵秀梅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理想王国 
描述:<用礼>一直被认为研究周代历史文化的无可替代的传世文本.它是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有条理的关于官制之书.它通过在农业生产、典制的制定、官员的选用、以教为主的治理方式和对灾害的防治等方面的官制的介绍,勾画了一个理想王国的蓝图,体现着当时受压迫人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