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61)
报纸(371)
学位论文(61)
会议论文(40)
图书(2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04)
地方文献 (329)
地方风物 (67)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186)
2013(119)
2011(155)
2010(136)
2004(38)
1998(39)
1994(38)
1992(30)
1983(19)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6)
高校地质学报(3)
齐鲁晚报(2)
北京艺术(1)
炎黄春秋(1)
文史月刊(1)
快乐作文(低年级版)(1)
文汇报(1)
商务印书馆(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江西相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对富大铀矿形成的制约
作者:邱爱金 郭令智 郑大瑜 舒良树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演化  富大铀矿  富大铀矿      新生代  新生代  江西相山  江西相山 
描述:江西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 ,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新资料支持以下的构造演化模式 :成矿前的走滑剪切 ;成矿期的伸展拉张 ;成矿后的挤压逆冲。这一构造演化体系是形成相山富大铀矿田的有利地质构造背景。
邮票的音乐世界
作者:李近朱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  邮票  简介  世界  音乐史  世界  史料  CT  S088913  音乐  CT  S090071  邮票  CT  S088933  音乐史 
描述:邮票的音乐世界
《诗经》的葫芦文化
作者:罗宏杰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生殖崇拜  葫芦文化  洪水神话  闻一多  《周礼》  原始观念  原始信仰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庄子·逍遥游》 
描述:《诗经》的葫芦文化
古籍的饮食文化
作者:华献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随园食单》  《齐民要术》  古籍  《易经》  《金瓶梅》  《清明上河图》  社会生活  《周礼》  文化内涵 
描述: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把饮食列入文化艺术的范畴,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生理之欲,更要求色、香、味、形、器,甚至环境、礼仪、风俗等等全方位的审美、协调,同时还要求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紧密结合...
文化在商战的魅力
作者:王秀英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魅力  文化融合  经营者  文化营销  文化品味  牡丹花  农村市场  牡丹文化  海尔  汤显祖 
描述:文化在商战的魅力
试论悲剧《牡丹亭》的“梦”
作者:韩佳卫  来源: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丹亭》  《壮丹亭》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描述:交往的媒介;梦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性话语实践,是修复社会性创伤的一种方式。
《全宋词》对筝的称谓解
作者:雷家駪  来源:音乐探索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词》  秦筝  晏几道  古今图书集成  《江城子》  《全唐诗》  木兰花  更漏子  《虞美人》  《乐府诗集》 
描述:《全宋词》对筝的称谓解
沉潜的智慧人生
作者:田永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大智慧  语言学  王安石  女青年  《管锥编》  生活的智慧  小聪明  意志品质  人生智慧 
描述:王安石曾写过一篇著名的短文《伤仲永》,说年纪小小的仲永便能作诗,但他父亲却以此为赚钱的资本,结果,这个孩子最终成为庸人。还有一篇短文说,有两个学画画的孩子,一个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并且经常获奖;一个把自己的画一张张放人纸篓,不轻易示人。前者的父母经常以...
序文写作的庸俗化倾向
作者:孙彦杰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庸俗化倾向  叶圣陶  现代学者  王应麟  辨体  典籍  作用  荔枝  写作者  叙事体 
描述:关于序文的性质与作用,宋代的王应麟在他的《辞学指南》这样说:“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明代的吴讷则说:“凡序文籍,当序作者之意。”(《文章辨体序说》)这是古代学者对序文写作的见解。现代学者叶圣陶先
漫谈古典文学的梦意象
作者:司马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红楼梦》  《诗经》  梦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人  汤显祖  梦幻文学 
描述:梦,这一难以捉摸的斯芬克斯之谜,古代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自我情愫与内感的道具。在文人笔下,梦不仅是纯粹的生理学专有名词,已经演绎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特殊的情感表达术语,成为文人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