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六种方法
作者:伍丹玉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效果  王安石变法  学习兴趣  太平天国起义  戴维斯  记忆法  直观教具  课本插图  帝国主义 
描述: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六种方法
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作者:许嘉璐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各科教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本  文言文注释  同命  高中  《鸿门宴》  中学  项羽  汉书  《周礼  古书注释 
描述:讲授的基础,直接影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作者:聂幼犁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学评价  中学历史  理论与实践  开发课程  被评者  参赛者  教师  北宋中期  评价者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拓一片课外阅读的“新”天地——引导学生读一点古代蒙学课本
作者:阎会才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蒙学  课本  受教育  人之初  古代社会  引导学生  王应麟  三字经  性本善  性相近 
描述: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仅与数字有关的便有三才、三光、三纲、三传、三皇、三王、三易、四时、四方、四书、四诗、五行、五常、五霸、六谷、六畜、六经、六官、七情、七雄、八音、九族、十义等.涉及到的历史
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作者:罗国干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传统美德教育  华民族  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  历史学科  范仲淹  李大钊  北京保卫战  王安石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罗国干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语文课本:尚须充分开发的沃土
作者:郭志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本  教育资源  王安石  语文教师  褒禅山  语文教学  沃土  人生态度  理解  思考 
描述:语文课本:尚须充分开发的沃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的应用
作者:黄华君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空白艺术  培养学生  教学过程  三个方面  主观能动性  国画创作  心理学  有声  王安石变法 
描述: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借用空白技巧的作用"空白"原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借用空白技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从心理学和美学
复习提示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习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高利贷  课本 
描述:复习提示
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讨论稿)(续)
作者:聂幼犁 於以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研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课程  学习理论  王安石变法  课本剧  教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封建残余  多媒体课件 
描述:敢于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及时地组织研究呢?“问题”可能以幼稚或矛盾的形式出现,但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研究性学习的机遇。是迸发自学生的最具群体感染力的“火花”。抓住这个“火花”和机遇,及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引导或帮助学生“破题”,即点出问题的实质及其价值是关键,“撒得出,收得回”是难点;与发现一样,需要教师扎实的功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播”应是“翻”
作者:樊珺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宁夏固原  耒耜  中学  夏朝  课本  农具 
描述:“播”应是“翻”